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4條對協議管轄的適用范圍作了規定,而這個協議管轄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主要說的約定管轄。雖說在一些合同當中,當事人可以自行約定管轄法院,但這也是有一定限制的,而這個限制就是約定管轄的范圍,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協議管轄,又稱合意管轄或者約定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后,以協議的方式選擇解決他們之間糾紛的管轄法院。
法院的范圍,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中選擇。
(一)在審理級別上,協議管轄僅適用于第一審民事案件
當事人在協議時只能約定一審的地域管轄,不得變更級別管轄,將依法應由基層法院管轄的訴訟約定由中級法院或者高級法院管轄,或者相反,否則就會違背民事訴訟法有關審級的規定,造成審級混亂。
(二)在管轄類型上,協議管轄限于非專屬管轄的訴訟
對于專屬管轄訴訟,《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1、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的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于專屬管轄是按照訴訟標的的特殊性所確定的管轄,具有強制性,因此不允許當事人通過協議改變。
(三)在表現形式上,協議管轄為要式行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由于《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要求協議管轄必須采取書面形式,因此,以口頭形式約定管轄法院的,約定無效。
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2015年2月4日開始實行的《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0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書面協議,包括書面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以書面形式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這也就意味著,現行司法解釋并不強制要求在書面合同中約定管轄法院,同時也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之外達成的管轄協議。
關于約定管轄的范圍,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實踐中合同當事人只能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中選擇所要約定的法院。若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約定管轄的效力是怎樣的
約定管轄無效的情形有幾種
協議管轄同時約定仲裁與訴訟有效力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效
2021-02-23足額繳納出資額是否需要承擔債務
2020-12-19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