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民事下適用中止審理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種,在《民事訴訟法》第150條中有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二、刑事案件中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訴訟類型不同,那么對中止訴訟的情形規定也不一樣。而在導致訴訟中止的情形消失了之后,就應當恢復訴訟,繼續對案件作出審理才行。除此之外,在訴訟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一些情況,導致訴訟直接終結。而在這方面,三大訴訟的要求也存在差異。
民事訴訟中中止審理提出的期限
如何才能中止民事訴訟審理?
民事訴訟中止要交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被網貸電話騷擾怎么辦
2020-11-13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