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房產通過何種方式給子女最劃算
1.繼承成本最低,但手續繁多
按照法律規定,房產繼承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繼承,二是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意味房屋產權人只有一個子女,那么產權人去世后房產自然繼承給下一代。但如果房屋產權人有兩個或以上子女,那就需要立遺囑明確房產由哪個子女來繼承,或者其他兄弟姐妹放棄自己的繼承權,才能由其中一個子女單獨享有繼承權。
(1)優勢:
子女以繼承的方式獲得父母的房屋,只需要支付公證費和工本費,沒有營業稅、個稅和契稅。
(2)劣勢:
1、采用繼承法過戶房產,繼承人需要辦理各種證明,期間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繼承人日后出售此房時,將被征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征個稅。
繼承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是繼承過戶中兩項最大的成本。
繼承權公證費用主要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地產的評估價2%來收取,最低不低于200元。對于父母名下房產的價值,并非自己說了算,需經過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根據當前市場行情進行評估而定。通常情況下,評估價格與市場價相差不大,所以該費用可基本確定為按市場價2%來收取。
房地產價值評估費用按照階梯式收費,按房產評估價的0.01%-0.5%不等。當然,評估價格越高部分,收取標準越低。
此外,繼承過戶時應承擔過戶稅費,根據房屋評估價收取0.05%的合同印花稅,同時還收取登記費和權證印花稅等,后兩項費用極低,可忽略不計。
2.贈與更自由,無需公證
房產贈與,是指一方當事人自愿將自己的私有房產無償給予另一方所擁有,對方當事人也愿意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親屬或朋友之間。除了配偶、子女之外的其他親人,都不能采用繼承的方式,只能選擇贈與或買賣過戶。
(1)優勢:房屋產權人可以自主進行選擇,把房屋贈與任何一人,贈與無需公證。
(2)劣勢:受贈人出售此房時,將被征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征個稅。其中,稅費收費標準為3%,個人名下的居住類房屋不收房產評估費用,非居類房屋需要收房產評估費用。房產評估費一百萬以內按千分之五收費,一百萬以上的按千分之三收費,比如200萬的評估價,評估費就是8000(計算方式為:第一個100萬交5000,第二個100萬交3000)。
3.買賣最為利索,稅費繳納較多
房屋買賣是指房屋所有權人將自己名下的房產買賣給他人的法律行為。在買賣方式的過戶中,不同的情況,費用也是不同的。
(1)優勢:最常見的過戶方式,無需太多繁瑣的手續,操作便捷,安全省心。
(2)劣勢:買賣過戶,需繳納較多的稅費,造成額外的經濟支出。
父母將房子“賣給”子女,與普通的交易方式完全相同,并無明顯區別,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費也與普通房產買賣方式毫無二致。房產買賣承擔稅費最高的情形為該房產購買時間不滿2年,且子女名下已有房產,那么,交易雙方要承擔3%的契稅、5%的增值稅以及全額1%的個人所得稅。
同樣一套房子、權利人人數、產證年份、房屋價格、份額比例,都會影響轉讓的選擇方式。繼承、買賣轉讓、贈與三種方式也各有利弊,建議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4.繼承過戶方式
存在一些限制,在父母在世時是不能辦理的,只有等到父母去世后才能辦理房產繼承。如果考慮為孩子就近入學急于落戶而父母健在,則無法通過繼承這種方式來完成過戶,必須考慮買賣或者贈與方式。
5.買賣轉讓
這種過戶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可自行確定合同價的城市,由于稅費大幅降低,不失為一種上佳選擇。
但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政策影響,近期隨著調控收緊,部分城市名下已經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子女,則會受到現有調控政策限制而無法實現過戶,因此在無法通過繼承方式完成過戶的情況下,則只能通過贈與方式了。
6.贈與方式
簡單便捷,而且所需承擔的費用也不是很高,這種方式也值得考慮。尤其是在限購的大背景下,部分沒有購房資格的外地人或者境外人士,可以通過這種途徑完成過戶。
不過這種方式只適合考慮將房產留作自用或長期出租,而如果今后要出售,這種方式就不太適合了,未來所需面對的高額稅費將會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合同(樣本)
2020-12-20征地安置補償費如何支付
2021-03-12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