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行政案件,我國各地的公安機關就有管轄權。同時,國家為了約束公安機關在辦理行政案件的過程當中能夠依法辦案,避免傷害到我國公民和其他組織的一些合法利益,要求各地的公安機關在偵辦行政案件的時候,必須要遵循相關的辦案程序。所以我國普通公民也可以來了解一下,公安機關行政案件辦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公安機關行政案件辦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機關在辦理行政案件中正確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行政案件,是指公安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違法行為人決定行政處罰以及強制隔離戒毒、收容教育等處理措施的案件。
本規定所稱公安機關,是指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獨立執法主體資格的公安機關業務部門以及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第三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第四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第五條 辦理行政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六條 辦理未成年人的行政案件,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保障其合法權益。
第七條 辦理行政案件,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詢問。對不通曉當地通用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提供翻譯。
第八條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在辦案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章 管 轄
第九條 行政案件由違法行為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但是涉及賣淫、嫖娼、賭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移交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的行政案件,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在移交前應當及時收集證據,并配合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取證工作。
第十條 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管轄。
第十一條 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
對于重大、復雜的案件,上級公安機關可以直接辦理或者指定管轄。
上級公安機關直接辦理或者指定管轄的,應當書面通知被指定管轄的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的公安機關。
原受理案件的公安機關自收到上級公安機關書面通知之日起不再行使管轄權,并立即將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轄的公安機關或者辦理的上級公安機關,及時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十二條 鐵路公安機關管轄列車上,火車站工作區域內,鐵路系統的機關、廠、段、所、隊等單位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以及在鐵路線上放置障礙物或者損毀、移動鐵路設施等可能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盜竊鐵路設施的行政案件。
交通公安機關管轄港航管理機構管理的輪船上、港口、碼頭工作區域內和港航系統的機關、廠、所、隊等單位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民航公安機關管轄民航管理機構管理的機場工作區域以及民航系統的機關、廠、所、隊等單位內和民航飛機上發生的行政案件。
國有林區的森林公安機關管轄林區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海關緝私機構管轄阻礙海關緝私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治安案件。
第十三條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轄分工由公安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另行規定。
第三章 回 避
第十四條 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申請,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第十五條 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提出回避申請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辦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屬的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上一級公安機關決定。
第十七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回避的,應當提出申請,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申請的,公安機關應當記錄在案。
第十八條 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二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第十九條 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之一,本人沒有申請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有權決定其回避的公安機關可以指令其回避。
第二十條 在行政案件調查過程中,鑒定人和翻譯人員需要回避的,適用本章的規定。
鑒定人、翻譯人員的回避,由指派或者聘請的公安機關決定。
第二十一條 在公安機關作出回避決定前,辦案人民警察不得停止對行政案件的調查。
作出回避決定后,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不得再參與該行政案件的調查和審核、審批工作。
第二十二條 被決定回避的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前所進行的與案件有關的活動是否有效,由作出回避決定的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決定。
總體來說,公安機關行政案件辦理程序規定分為以上三個部分。公安機關在偵辦行政案件的時候,必須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作為底線的。在行政案件當中,針對管轄權的問題發生爭議的情況下,必須要報批上一級的公安機關處理,對于某些特殊情況下的行政案件,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應該遵守回避制度。
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法中追訴時效的期限是多久
2020-11-16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