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強制執行行政判決書的時間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即自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之日起兩年內申請執行。超過兩年的,法院將不再受理執行申請。
《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于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法定期限內當事人未提出申請的,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以實現實體權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對申請執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規定,即“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同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四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根據《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據《解釋》第九十條,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任何案件都是會有訴訟時效的,在規定的訴訟時效之內可以隨時進行起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也是會進行受理的,但是人民法院已經不能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司法鑒定費用的支付方是誰,司法鑒定費用敗訴方承擔嗎
敗訴方承擔律師費的情形有哪些
訴訟費用由敗訴方承擔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