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服裁定與不服判決有哪些差異
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區別是判決是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案件結論和決定,而裁定主要是解決程序問題如人民法院作出駁回自訴,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等裁定,是適用裁定解決程序問題。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案件當事人不服判決怎么辦?
法律規定,當事人如果不服判決,可以向司法部門提起上訴和申訴。
第一種是提起上訴。根據法律規定,上訴是指當事人(除被害人外)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訴訟行為。上訴是法定訴訟權利的表現形式,有權提起上訴的人一經依法提起上訴,就必然引起二審法院對該案的重新審理。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獨立提起上訴的人有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如果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對一審判決不服,要求上訴的,必須經被告人同意。被告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不具有直接提起上訴的權利,他們如果對一審判決有意見,只能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至于是否提出抗訴,則由人民檢察院決定。我國法律對上訴期有嚴格規定,如果不符即不能產生上訴法律效力。法律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一旦期限屆滿,一審的裁判就發生法律效力,就普通刑事案件而言,即可交付執行機關執行。
第二種是提出申訴。法律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決的執行。"根據上述規定,申訴人的范圍是指:
(1)當事人,包括自訴人、被害人、被告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3)當事人的近親屬,包括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申訴人的申訴內容,可以是對第一審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也可以對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應當接受申訴人提出的申訴,并按訴訟程序進行審查處理。對審查處理的結果,應用書面形式通知申訴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在收到判決書后5日內,可以請求檢察院提出抗訴,檢察院在收到請求后5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如果檢察院決定不抗訴,而受害人又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
民事判決書我不服怎么訴狀
判決書不服怎么辦
提出行政賠償請求人不服判決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人身權屬于侵權責任范圍嗎
2020-12-07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