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立遺囑的遺產該怎么分
可以根據法定繼承來分配遺產,或者遺贈扶養協議來繼承。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
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
②不盡扶養義務;
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遺產問題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繼承權一,法律之所以賦予該權利是因為他們和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特別扶養關系,這是保障人權和弘揚美德的必然要求。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
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09起訴公司終止合同時效
2021-02-21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