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
張-俊與李*于1986年結婚,婚后于1987年5月生有一子張-強,于1989年8月生一女張-萍,子女目前均獨立生活。張-俊與李*于1998年出資共同購買了位于蘭州市城關區張掖路附近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套,生活平靜幸福。但在2001年4月,當張-俊下班回家時,發現李-蘭突發心臟病,經過全力搶救無效死亡。事隔兩年后,在張-俊同事的介紹下,張-俊與**電廠的董-麗認識,倆人感情甚好,張-俊的子女也非常支持父親再婚。于是2003年6月,張-俊與董-麗再婚,婚后一家人和睦相處,2005年初生育一子張-文。正當張-俊沉浸在婚后幸福的生活中時,2005年4月,張-俊單位體檢表讓和睦美滿的家庭再次陷入痛苦的深淵,張-俊被查出患肝癌,已經晚期。后經多方努力,終因治療無效于2008年年初去世。現在張-俊與李-蘭1998年出資共同購買的位于蘭州市城關區張掖路附近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商品房市值已經達到50萬元。各繼承人對房屋繼承發生爭議,家庭矛盾激化,由于爭執不下,便將50萬元的房屋繼承問題訴至法院要求合理分割。到底這50萬元的房產該如何分割呢?
律師評析:
依據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張-俊與李*于1998年出資購買的150平方米房屋系張-俊與李-蘭的夫妻共同財產,依據《繼承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因此,在李-蘭死亡后,該房屋的一半系張-俊所有,分割后的另一半才屬于遺產,由張-俊及兩子女張-強、張-萍三人按照法定順序繼承,按法律規定,每個繼承人各分得該一半房屋的三分之一。
后張-俊與董-麗再婚,婚后又生有一子張-文,在張-俊死亡后,依照《繼承法》關于繼承人的有關規定,張-強、張-萍、張-文和董-麗同系第一順序繼承人,均有權利按照法定順序、份額對張-俊的個人財產依法進行繼承,在這次繼承中,四個繼承人各分得遺產的四分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2020-11-27隱名股東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2020-12-18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