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可以視為父母的贈與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法上的贈與是一種交易行為,交易必須有雙方當事人,且雙方當事人具有行為能力和意思表示能力。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如果受贈子女是未成年人,按一般常規應由這個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接受贈與,并與贈與人訂立贈與合同。但如果受贈人不是接受其他人而是自己父母的贈與,那么贈與人與接受贈與人皆為未成年人的父母,從而產生自己與自己發生民事法律行為,這樣的行為是不可能發生合同法上的效力而成立贈與。
未成年人可不可以買房
社會上以未成年人名義購房的現象并不少見,那么,買房作為一種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未成年人作為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有權作出呢?
未成年人不包括16周歲至18周歲以自己勞動收入作為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完全平等,因此,所有公民,不管其年齡、性別、信仰及精神狀況,他取得權利(包含所有權)的能力都是平等的,任何人無論他有否正常思維作出判斷,其均有權獲得所有權,因此,未成人可以購房,其購房后取得的房屋所有權依法得到保護。
由于購房在我國目前社會生活中屬于比較重大的經濟行為,涉及金額較大,且購房合同內容涉及法律關系較復雜,因此,未成年人購房的所有行為都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一般在購房合同及房地產登記部門頒發的房地產權證上,不僅記載著房屋所有權人,即未成年人的姓名,且記載著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但法定代理人并不因此享有房屋所有權。
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并不一定是父母贈與,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長輩贈與等等,父母也不能夠獨占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對于未成年子女名下的物業認定或是處理的具體方式跟要求等等,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