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贈人必須根據此信賴進行了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如果受贈人對贈與人的允諾加以信賴而僅此而已,沒有什么作為或不作為,是無法構成信賴利益的。同時受贈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必須與贈與人允諾的內容具有內在的聯系。那些與允諾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的作為或不作為不能構成信賴利益。如贈與人允諾將贈與受贈人金錢若干,以免除受贈人的工作之勞,受贈人信之將自己居住的舊房賣掉,由于其賣房行為與贈與人的允諾之間并無任何因果聯系,其因此而受到的損失并不能得到補償。同時對于作為和不作為的性質,也應當加以限制。違法的作為或不作為當然不能受到保護。如某甲向某乙表示愿向其贈以金錢若干以助其開設賭館,某乙信之而進行籌備活動,耗費財務一宗。后某甲撤銷贈與,某乙的作為就不構成信賴利益。同樣履行法律規定必為的義務的作為或不作為也不能構成贈與合同中的信賴利益。如某公司被盜,該公司經理對負責偵破此案的公安機關表示,如全力破案就將向其贈與財物若干。公安機關偵破此案后該公司撤銷贈與,公安機關的偵破行為就不能構成信賴利益。另外,第三人因為對允諾人的信賴而為一定的作為或者不作為的也可以構成信賴利益。例如甲基金會向乙基金會表示將向某大學贈與某塊土地的使用權以供建筑校舍之用。乙基金會信賴甲的允諾而決定為該校在此土地上建筑校舍一棟作為捐贈。為進行建筑,乙基金會先期投入資金若干作為勘察設計費用。后甲基金會單方撤銷了該贈與,乙基金會的作為已構成了信賴利益。此時第三人可被看作是“受約的一方”,正如科-賓所論述的那樣:“一般情況下,基于信賴實施行為的是受諾人自己,因而不存在預見他人行為的動機。但是,如果允諾是甲為丙的利益而對乙做出的,那么甲就常常有預見丙的行為的動機,看來相當明顯,指明的或者預期的允諾受益人的行為或不行為應當被包括在上述的規則中。*******如果立約人實際預見到,或者有理由預見到第三人的這種行為,那么拒絕履行這一允諾就是不公平的。”
贈與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贈人信賴了該合同并進行了作為或不作為后,未采取任何相應的措施保護受贈人的利益不受損失或防止損失的擴大。贈與人在知道或者受贈人根據對允諾的信賴行事,而自己準備撤銷贈與合同的情況下,對因此可能給受贈與人造成的損失持意欲或放任的態度,不采取積極的措施如及時通知受贈人停止其作為或不作為等;或在應當知道受贈人的信賴行為后由于過失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的,都是未履行自己對受贈人的協助、照顧、通知、保護的誠信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