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律小知識: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按照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的規定,遺贈扶養協議是被繼承人與繼承人以外的第三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就被繼承人的生養死葬,和被繼承人身故后遺產由扶養人受遺贈而簽訂的協議。現實生活中,常發生于養老院與接受養老服務的老人,或農村集體組織的人員與村委會(如已進行城中村改造,就是與經濟聯社、經濟聯合社等)之間。該行為以協議的形式作出約定,屬于民事法律行為,但不適用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而適用《民法通則》、《繼承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意見的規定。
或許有當事人會問,如存在遺贈扶養協議,又存在遺囑或遺贈,那么遺產的繼承應當以那個文件為準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的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抗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也就是說,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是優先于遺囑的,除非該協議無效或被解除。曹律師認為,這個也體現了法律所倡導的權責相統一、公平合理的民事原則,既然第三人履行了生養死葬的義務,而被繼承人又同意將遺產遺贈給它的,那么沒有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或受贈人,其繼承權利就不能對抗遺贈扶養人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4條:“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仍應準許合法繼承人繼承”,第55條:“集體組織對"五保戶"實行"五保"時,雙方有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扶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及第56條:“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意見對于不屬于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集體組織的費用扣除權,及遺贈扶養協議解除時扶養人與被扶養人法律責任的劃分問題,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