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民法總則沒了民事行為的界定是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1042人看過

我國的民法總則在今年進行了一些更新實施,與之前發布的民法總則中有了不少了更改,其中在本次發布的民法總則中,就民法總則沒了民事行為的規定年齡就有了新的認定。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中,都認為年滿十八歲的公民已經擁有了民事行為的能力,所以要對本人的行為負有責任,那么新規中又是如何規定的呢?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

一、確認胎兒的民事主體地位

按照現行民法通則的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始于出生,也就是說,胎兒尚未出生,原則上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即將實施的民法總則則在繼承法規定的基礎上明確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明確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從而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隨著社會發展,實踐中涉及損害胎兒利益的案件不斷出現,法院在處理相關案件時無法可依。人們逐漸認識到胎兒需要保護的利益范圍越來越大,因此有必要承認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賦予其民事主體資格,從而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在此背景下,才有了民法總則相關條款的出臺。

承認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可實現與其出生后自然人個體民事權利能力的有效銜接,尤其環境污染、醫療事故所造成的人身損害,后果顯現需要很長時間。比如胎兒在發育期間受環境污染影響的,出生后可提起索賠。

二、“小大人”門檻從十歲降至八歲

民法總則中,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標準從民法通則的“十周歲”下調至“八周歲”,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而八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就自然人而言,它是基于人的認知和心智水平而實施民事行為的現實可能性。

按照現在的民法通則,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口素質明顯提升,隨之而來的則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育程度加快,其對外界事物及自身行為的認知、辨識能力增強。因此,有必要調低其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賦予其實施與年齡、智力相適應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如購買簡單、小額的生活、學習用品等活動,以盡早彰顯其自主意識,讓適齡孩子們適度參與社會生活。

三、實現國家監護的法律化

對比條文數量,民法總則在涉及未成年人監護方面共有12條,遠超民法通則的兩條規定;對比條文內容,近千字的篇幅更可明顯看出即將實施的民法總則極大豐富了我國的監護制度。

民法通則規定,無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其父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而民法總則則指出,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擔任。

綜上所述,在新的民法總則沒了民事行為的規定年齡已經調整為八歲,那么就意味著只要是八周歲或八周歲以上的兒童,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一些簡單的民事行為,但是也不是可以認為是可以做任何的行為,所以還是要有相應的監護人進行監護。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宵英

陳宵英

執業證號:

11309201411770582

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

簡介:

2013年本科畢業,2014年取得律師執業證,目前在職研究生在讀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宵英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