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招聘主管要與各部門事先確定好哪些崗位缺編制與人員,要是做得細一點,還要分析缺人的原因。究竟是因為企業發展而造成人員緊缺,還是因為人員流失而產生新的招聘需求。若是后者,還要分析原來這個崗位的員工流失的原因,這樣在招聘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預防類似問題。
其次,招聘主管要與部門負責人溝通,明確崗位的職責要求與任職資格、崗位的工作特征等。這樣在與應聘者溝通時,能夠很好地解答應聘者的各類問題。第二項本質上屬于工作分析工作,有一定的難度。這也是許多招聘主管比較忽視的環節,他們認為只要提供足夠的薪酬與待遇就能吸引到合適人才,而淡化了招聘過程中的“匹配”。
第三,謹慎承諾。隨意承諾是員工招聘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也是招聘主管“忽悠”應聘者的常用招數之一。但很難想象,存在“上當受騙”想法的員工能夠腳踏實地開展工作。
招聘錄用員工存在什么問題
(一)建立健全員工招聘、錄用管理規章制度
招聘員工、辦理入職手續從表面上看是事務性工作,但因這個階段需要確定員工入職后的薪資狀況、職位工作內容、職位職責等,所以這個階段是以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企業應建立起完善的操作流程、規章制度。那么,在出現勞動糾紛時,企業便可依據招聘、錄用員工時所適用的規章制度,對員工實施管理,應對勞動爭議。制定員工招聘、錄用規章制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招聘流程的程序性規定;二是實務操作中對具體事務處理的規定。這些規章制度在約束企業招聘、錄用行為的同時,也是對錄用新員工時的不確定因素予以風險防范的制度保障。
(二)知情權的使用及證據的保存
企業和員工應在誠實信用的基礎上建立勞動關系。若任何一方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向對方提供了虛假信息,就侵害了對方的知情權,由此可能會產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1.企業的知情權。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若需了解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工作經歷、知識技能水平、證件情況等重要信息,則應聘者有義務將真實情況告知給企業。如果應聘者提供的是虛假信息,則屬于欺詐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18條規定,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
2.員工的知情權。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應將企業所執行的薪資制度、應聘職位、薪資結構、勞動條件、工作內容、崗位職責等關鍵信息告知應聘者;在錄用員工時,企業應將管理制度明確告知員工。應聘者有權要求企業提供上述信息,對于不知情的信息,在發生勞動爭議時員工可通過法律途徑主張權利。
3.證據保存。知情權的行使必然會產生相應的權利與義務,且在實際操作中,責任劃分的難度比較大。為減少企業與員工間因知情權所產生的爭議,防范相應的法律風險,企業應樹立證據保存意識。在招聘、錄用員工的過程中,企業應積極采取書面方式保存告知行為的證據。例如,以書面方式告知應聘者信息,并要求對方簽字確認;在審核應聘員工所提交的信息后,在錄用環節,設計相應的承諾書,要求被錄用者簽署。
企業防范人才招聘風險的時候,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好的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有多久
2021-01-0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