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解除不給賠償金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因此,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因賠償金發生爭議的,可以申請調解,仲裁,或者訴訟。
員工離開公司的原因不同,依照法律規定,補償或賠償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參考下面觀點:
若公司無合法理由辭退,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工資作為賠償金。以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工資標準。
若公司有拖欠工資或克扣工資或單方面調工作崗位或降低工資等違法原因,勞動者可以以此被迫提出離職或確實是生產經營困難等原因解除,是有補償的,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公司若不提供勞動條件,變相調崗,也可以以此被迫提出離職,要求公司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同時勞動者可以要求公司結清全部工資。
若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金。若員工主動提出離職,是沒有經濟補償金的。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的發放,每工作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滿6個月不足一年的按一年算,不足6個月的,補償半個月工資
相關知識:
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在如下6種情形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自愿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
2020-12-10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