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規定了用人單位在何種情況下應當支付勞動經濟補償金,但對具體計算方式沒有明確,這就要求審判人員在司法實踐中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計算。如勞動部在《勞動法意見》中明確規定,有關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按《經濟補償辦法》執行,即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在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那么,月工資收入如何確定?《勞動法》界定了工資及其他收入的界限,即工資是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不屬工資范圍的收入包括: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障福利費、生活困難補助費、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收入,應該符合上述條件,按國家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實得工資性收入。所以,計算經濟補償金時作為基數的月工資收入應按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實得工資性收入計算。
但由于目前各類企業經濟效益良莠不齊,計發辦法也不盡相同,嚴格用上述辦法核算,可能較難準確計算。如東營地區下崗職工的生活費僅每月230元,而下崗又非其個人原因所致,解除勞動合同時如按其實際收入計發經濟補償金,顯然也不合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分情況而定,勞動者月實得工資收入低于本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按該標準計算;勞動者平均月實得工資性收入難以確認的,雙方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按同期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計算;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難以定的,按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這樣計算,則相對合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