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偷稅漏稅有證據嗎?
公司偷稅漏稅的證據:被舉報人的姓名、公司名、公司住址,稅務違法事實證據包括賬冊憑證、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合同協議、發票、收據等,原件復印件均可。舉報可以采用書信、口頭、電話或者舉報人認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可,但實名舉報才有獎勵。舉報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開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去當地的國稅或者地稅局去舉報,舉報的范圍是: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和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務違法行為。
二、具體情況
1、偷稅與犯罪的區別
按照刑法第201條、征管法第6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可從兩個方面加以界定。
其一,從偷稅額看,凡偷稅不足應納稅額10%的,或者偷稅額總數不足1萬元的都屬于一般偷稅違法行為,只有偷稅額占應納額10%以上且偷稅額在1萬元以上的,構成偷稅罪。
其二,凡二年內因偷稅被稅務機關予以二次行政處罰后又偷稅達一萬元的構成偷稅罪,而兩年內因偷稅而被處二次以下行政處罰或雖經二次稅務行政處罰但再未偷稅的、二次處罰后又偷稅且偷稅額在一萬元以下的,是一般稅收違法行為。
2、最新動態:
修改后的《刑法》第201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我國法律上是對偷稅漏稅的判罰是非常嚴重的,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上,如果涉案金額不大的情況下,可以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而是直接由稅務機關根據行政處罰來處理,但如果達到了刑事責任的標準,則需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裁定書和判決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26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