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觸犯逃稅罪要判多少年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 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逃稅的基本類型有幾種
納稅義務人采用種種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資本主義國家,
逃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納稅;一種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納稅。前者稱逃稅,后者又稱避稅。
狹義的逃稅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稅法規定申報納稅的一種違法行為。如利用漏報、少報、不報應稅收入、收益;偽造賬證,隱匿財產,甚至賄賂稅收官員等非法手段逃避納稅。
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
(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抗稅”、或“漏稅”。
(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三、逃稅和避稅有什么區別
避稅和逃稅,雖然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但二者卻有明顯區別:
(1)適用的法律不同。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后者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范。
(2)適用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后者僅為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各自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納稅的目的的行為;后者則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達到逃避納稅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構成犯罪,嚴重的構成偷稅罪,手段情節突出的可構成抗稅罪。
作為納稅義務人,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積極的向稅務機關申報稅費。出現逃稅、偷稅、拒不繳納稅款等情況的,將視情況確定是否構成刑事犯罪,而在處罰上面,就算無法認定構成犯罪,也是會給予稅務方面的處罰,比如要求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同時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