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國的行政規定由誰制定?
由國務院制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關行政方面的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也就是說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 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采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 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對于行政規定的具體制定和實施情況,應當根據實際的行政事項來認定,特別是需要符合實際的情況而定,特別是在行政規定的執行時,如果當事人有異議的,還可以根據行政復議的程序來申請復議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國家的行政法規由誰簽署公布?
行政法規的制定機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