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責令停產的決定由哪個部門作出?
由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作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在司法實踐中,行政機關可以根據自己對行政違法事件的處理情況來進行認定,特別是涉及到強制執行的具體程序,應當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性審查,只有符合相關規定的,才可以執行處理,如果行政決議本身就不合法,那么是需要重新認定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如何保障女性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020-12-03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