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的手段包括幾種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相關法條鏈接
《行政強制法》
第十二條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二)劃撥存款、匯款;
(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二、行政強制執行有什么特征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在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自己的義務時,如果行政機關并沒有得到法律上的授權,那么不能擅自對相對人強制執行,這種情況要強制執行也可以,但只能依法申請人民法院來執行。在人民法院接到申請之后,需要進行書面審查。如果最終是決定不予受理的話,那么要在5日之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行政機關,同時告知其不予受理的理由。
行政處罰法院強制執行期限有多久?
行政復議與稅收強制執行的依據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財產保全擔保是什么,為什么要做財產保全擔保
2021-01-07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修高鐵占用房屋怎么賠償
2021-01-07廣州舊城改造將推三種模式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