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工資糾紛訴訟時效存在嗎?
工資爭議有時效限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適用范圍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于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因此下列權利不適用訴訟時效:
1、人身權的請求權
2、財產性支配權:包括物權和知識產權
3、抗辯權
4、形成權
5、存款本息的請求權具有無特定履行期限,存款人可以隨時請求金融機構兌付的特殊性,如果適用訴訟時效,會關系到民眾的生存利益,對于民眾的生存利益會帶來深刻影響,也不符合這個法律存在的特性,所以存款本息不適用。
6、認購人是基于對國家和對金融機構的信賴購買債權的,他的投資具有類似于儲蓄的性質,所以由國債和金融債產生的支付體系請求權不應該適用訴訟時效。
7、基于投資產生的繳付出資的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充足的資本是企業開展對外經營活動的保障,也是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擔保,足額出資也是公司法定義務,繳付出資請求權不應該受到時效的限制,否則有違公司資本充足的原則。
8、如果對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那么,超過訴訟時效而被他人占有的財產就會成為無主物。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人身權、物權、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后權利人根據侵權行為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請求權由于是債權,所以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綜上所述,如果勞動者和公司存在工資糾紛,建議先私下協商,如果無法協商那么最好在一年內進行糾紛訴訟。勞動工資糾紛的訴訟時期是在雙方結束勞動關系的那一日開始往后一年,因為一年后如果勞動者再提出訴訟有可能存在不合理行為是無法上訴的。
對抽象行政行為是否可以提起訴訟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追討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臨時工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0-11-21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