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是現在工作的代名詞,在行政中有時候會有其他地方觸犯到法規法律的地方,在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些行政糾紛案件,處理不得當的話還會有影響,那么這個時候的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就讓我們來深入的了解一下,好讓我們在以后的行政工作中避免這些地方。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
一、行政行為的含義
行政行為,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行政行為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為的行為。
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
3、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二、行政行為的撤銷的含義
行政行為的撤銷,是指在具備可撤銷的情形下,由有權國家機關做出撤銷決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三、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的規定,作出的行政行為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濫用職權、明顯不當的,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部門撤銷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合法的行政行為必須具備三個要件:主體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四、行政行為撤銷的法律后果
1、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
2、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行政主體過錯而引起的,并且依社會公益的需要又必須使撤銷效力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3、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相對方的過錯或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賠償責任)。
行政行為的撤銷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撤銷后的法律后果根據不同情況是有所差別的。通過對行政行為的撤銷的含義、條件和法律后果的了解,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都在正文中都講述完成,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考慮到法律后果再來決定是否撤銷行政行為,并且一定要經過思考,因為一旦撤銷行政行為就一定會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在工作時也不要越權去干不屬于自已權力的事情。
對抽象行政行為是否可以提起訴訟
哪些行政行為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外包的意義
2020-12-16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指什么
2020-11-21舊城改造拆遷營業房,能賠償同面積的商鋪嗎
2020-11-13金灣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如何有效避免企業拆遷矛盾
2021-01-16哪些人可以享受土地征用補償分配款
2020-12-08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和補償安置說明
2020-11-21申請強制拆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4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7政府拆遷給的價格不合理可以做釘子戶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