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是現在工作的代名詞,在行政中有時候會有其他地方觸犯到法規法律的地方,在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些行政糾紛案件,處理不得當的話還會有影響,那么這個時候的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就讓我們來深入的了解一下,好讓我們在以后的行政工作中避免這些地方。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
一、行政行為的含義
行政行為,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行政行為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為的行為。
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
3、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二、行政行為的撤銷的含義
行政行為的撤銷,是指在具備可撤銷的情形下,由有權國家機關做出撤銷決定后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三、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的規定,作出的行政行為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濫用職權、明顯不當的,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部門撤銷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合法的行政行為必須具備三個要件:主體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四、行政行為撤銷的法律后果
1、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
2、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行政主體過錯而引起的,并且依社會公益的需要又必須使撤銷效力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3、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相對方的過錯或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賠償責任)。
行政行為的撤銷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撤銷后的法律后果根據不同情況是有所差別的。通過對行政行為的撤銷的含義、條件和法律后果的了解,幫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及法律后果都在正文中都講述完成,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考慮到法律后果再來決定是否撤銷行政行為,并且一定要經過思考,因為一旦撤銷行政行為就一定會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在工作時也不要越權去干不屬于自已權力的事情。
對抽象行政行為是否可以提起訴訟
哪些行政行為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刑事案件私了書怎么寫
2021-02-07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