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121條也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的侵權行為規定為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確立了國家的民事賠償責任。在國家賠償法實施以前,國家賠償都是按照民事賠償的標準和程序處理的。民事賠償是一方當事人因侵權行為而向遭受損害的另一方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世界各國行政賠償制度的早期階段都借鑒民事賠償理論,適用民事賠償的程序。因此,民事賠償與行政賠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區別,表現在:
1.主體不同。
行政賠償是國家向公民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形成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法律關系;而民事賠償責任是公民個人向公民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形成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的法律關系。
2.原因不同。
行政賠償的原因所行政侵權行為,而民事賠償的原因是民事侵權行為。行政侵權行為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是國家權力的作用;而民事侵權行為既沒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這一主體方面的限制,也沒有“行使職權過程中”這一限制。
3.范圍不同。
民事賠償的范圍大于行政賠償的范圍。行政賠償的原因行為、損害的范圍由國家賠償法作了限制,國家并不對所有的侵權行為都承擔賠償責任,也不對行政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所有損害都要賠償,而只賠償行政侵權行為對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的最低限度的直接損害。與此不同,民事賠償存在于所有的民事侵權行為,民事侵權行為人不但要全額賠償給受害人的各種合法權益造成的直接損害,而且要賠償一定的可得利益的損失即賠償間接損失。
4.歸責原則不同。
民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以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危險責任原則為輔,而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多種多樣,有的國家實行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國家實行公務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國家實行違法原則。
5.程序不同。
解決民事賠償糾紛的程序是仲裁、民事訴訟,而解決行政賠償爭議的程序是行政處理程序、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
6.依據不同。
行政賠償是公法上的法律責任,其法律依據是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公法法律規范;而民事賠償是私法上的法律責任,其依據是民法通則等私法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上海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產權
2020-11-17房產證按份共有拆遷的要如何處理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