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121條也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的侵權行為規定為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確立了國家的民事賠償責任。在國家賠償法實施以前,國家賠償都是按照民事賠償的標準和程序處理的。民事賠償是一方當事人因侵權行為而向遭受損害的另一方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世界各國行政賠償制度的早期階段都借鑒民事賠償理論,適用民事賠償的程序。因此,民事賠償與行政賠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區別,表現在:
1.主體不同。
行政賠償是國家向公民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形成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法律關系;而民事賠償責任是公民個人向公民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形成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的法律關系。
2.原因不同。
行政賠償的原因所行政侵權行為,而民事賠償的原因是民事侵權行為。行政侵權行為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實施的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是國家權力的作用;而民事侵權行為既沒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這一主體方面的限制,也沒有“行使職權過程中”這一限制。
3.范圍不同。
民事賠償的范圍大于行政賠償的范圍。行政賠償的原因行為、損害的范圍由國家賠償法作了限制,國家并不對所有的侵權行為都承擔賠償責任,也不對行政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所有損害都要賠償,而只賠償行政侵權行為對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的最低限度的直接損害。與此不同,民事賠償存在于所有的民事侵權行為,民事侵權行為人不但要全額賠償給受害人的各種合法權益造成的直接損害,而且要賠償一定的可得利益的損失即賠償間接損失。
4.歸責原則不同。
民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以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危險責任原則為輔,而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多種多樣,有的國家實行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國家實行公務過錯責任原則,有的國家實行違法原則。
5.程序不同。
解決民事賠償糾紛的程序是仲裁、民事訴訟,而解決行政賠償爭議的程序是行政處理程序、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
6.依據不同。
行政賠償是公法上的法律責任,其法律依據是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公法法律規范;而民事賠償是私法上的法律責任,其依據是民法通則等私法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