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定代表人最多可以有幾個
一個公司可以有多個法人代表。但是法定代表人只有一個。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據法人的內部規定擔任某一職務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對外依法行使民事權利和義務的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概念。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產生,沒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就不能產生法人代表。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個。法人代表對外行使權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權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權的職責范圍內代表法人對外進行活動,他的行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動,而是對法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
二、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三、定義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在我國相關的公司的法定代表只能有一個人,我國的法律規定這類法定代表人是指,公司的法律活動的代表人。有權對相關公司和企業進行相關的法律代表,符合我國法律對相關的公司運營和運作的規定,進行相應的代表處理法務事務。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海事糾紛當事人用)
法定代表人在出現哪些情況時,需要承擔行政責任?
對于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法定代表人需直接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