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有哪些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條例》等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種方式和程序解決其爭議:
1、協商解決。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就爭議事項進行商量,使雙方消除矛盾,找出解決爭議的方法。當然,協商解決并不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只是國家對當事人自行解決勞動爭議這種方式予以認可。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并有權申請調解或仲裁。
2、企業調解。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企業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此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從當事人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未達成協議,則視為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在規定的期限60至90天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另外,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調解達成協議后反悔的,也可直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勞動爭議一般由所在行政區域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當發生爭議的單位與職工不在同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時,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如果當事人任何一方對裁決不服,則應在收到裁決書1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
4、法院判決。當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法院將按照的有關程序進行。首先對雙方當事人進行民事調解,如果雙方當事人就勞動爭議達成協議,法院將制定民事調解書,調解書一經送達當事人立即生效,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調解不成,法院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書面判決。原被告任何一方對判決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自收到判決書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綜上可知,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自行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和解,也可以請工會或者其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和解。另外,如果協商解決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法院判決。
二、哪些勞動爭議適應仲裁前置程序?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勞動法解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下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先行仲裁: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釋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部分社會保險爭議
7、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8、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糾紛
9、勞動者退休后,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10、因企業自主改制產生的爭議
勞動仲裁不一定要先進行調解,但必須要經過勞動爭議處理機關的仲裁,對于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的規定,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先協商,協商不成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申請仲裁,仲裁不服,提起訴訟。
勞動合同格式范本
勞動合同約定懷孕就可以開除的條款是否合法
沒有勞動合同試用期走了有工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股權登記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28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