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職員工能否做其他公司的股東?
1、如果只是一個公司的普通員工,在別的公司擔任股東是沒有限制的,但如果是高級管理人員就會受到《公司法》及原公司章程的限制,不得自營同類業(yè)務。如果是公司普通員工但與公司簽訂有竟業(yè)禁止協(xié)議的,不僅在位期間不得作為同行業(yè)其他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辭職后的規(guī)定時間內(nèi)也不允許,當然只是作為股東則不受限制。
2、在《公司法》的相關條款中,只規(guī)定了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在職期間負有競業(yè)限制義務。但是,普通員工是否負有競業(yè)限制義務,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對此缺乏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這個要看公司內(nèi)部有無管理規(guī)定、禁止同業(yè)競爭協(xié)議等約定。
二、成為股東的條件
1、原始取得
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而取得股東資格。原始取得又可分為兩種情形:
(1)設立時的原始取得。即基于公司的設立而向公司投資,從而取得股東資格。通過這種方式取得股東資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設立時的全部發(fā)起人,股份公司設立時的發(fā)起人和認股人。
(2)設立后的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后,增資時,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的方式而取得股東資格。
2、繼受取得
繼受取得,也稱為傳來取得或派生取得,即通過受讓、受贈、繼承、公司合并等途徑而取得股東資格,取得股份的受讓人、受贈人、繼承人、繼受人就成為公司的新股東。
3、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讓人,依據(jù)《公司法》所規(guī)定的轉(zhuǎn)讓方法,善意地從無權利人處取得股票,從而獲得股東資格。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賴于轉(zhuǎn)讓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權,因此它是一種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在職職員都可以成為其他單位的股東,必須要明確該股東的職位,若是屬于監(jiān)事,或者是高層的管理人員,此時擔任其他公司股東的行為就是違法的,職員可以選擇退股,或者也可以選擇辭職。若是由于是其他公司股東的關系,給在職單位造成了損失,那么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如果股東抽逃出資怎么辦?
股東提起訴訟的方式有哪些?
股東出資不實,其他股東要承擔責任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房產(chǎn)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確定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應頒發(fā)什么證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