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其他股東權益性投資怎樣繳納相關的稅收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以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對此作出解釋,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但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不足12個月的股票取得的投資收益。
二、非居民企業的權益性投資收益繳預提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項規定,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該項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這些所得繳納預提所得稅,適用稅率為10%,如取得所得的非居民企業所在國(或地區)與中國政府簽訂稅收協定(包括香港、澳門與內地簽訂的稅收協定),稅率低于10%的,按協定稅率執行。
享受協定待遇的應是受益所有人,代理人、導管公司等不屬于受益所有人的范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如何理解和認定稅收協定中“受益所有人”的通知》(國稅函〔2009〕601號)規定,受益所有人是指對所得或所得據以產生的權利或財產具有所有權和支配權的人。受益所有人一般從事實質性的經營活動,可以是個人、公司或其他任何團體。代理人、導管公司等不屬于受益所有人的范疇。
在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時,不能僅從技術層面或國內法的角度理解,還應該從稅收協定的目的(即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出發,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結合具體案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判定。
辦理時,相關的當事人應積極的按照法律進行申報。確保這類相關的股東權益性投資屬于合法的收入,我國的法律部門和相關的司法部門進行相關的監管。一旦這類收入違法或者違反我國的經濟市場的規定時,相關的法律不予保護這類財產。
股東死亡股權變更程序是怎樣的?
股東想要分紅,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對股東抽逃出資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股權轉讓
2021-03-15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