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高管資格限制是怎么規定的?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公司法》采取了禁止性規定。
《公司法》相關法條: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并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二、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
我國公司法關于董事勤勉標準的規定屬于典型的嚴格勤勉標準,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該規定,董事只要違反一般勤勉義務、給公司造成了損失,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規定與德國和法國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我國公司法、證券法中追究公司董事民事責任的訴訟機制正趨于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對董事已產生明顯的威懾力,故公司法中對董事勤勉義務的嚴格要求難免造成董事經營上的謹小慎微與保守,不利于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司和股東的根本利益。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國公司法中有關董事嚴格勤勉標準的規定與擴大公司自治的立法初衷并不合拍,更科學的做法應當是在強化董事責任訴訟機制的同時,適當放松對其勤勉標準的要求,借鑒日本的做法實行折衷的嚴格勤勉標準。
優秀的高管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將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利潤與狂瀾,所以在公司法當中必然要對高管的任職資格作出一些限制的。任何一家公司在聘用高管的時候,除了要考察當事人的個人能力,對其檔案也會進行非常嚴格的審查,發現存在以上情況的都是不能錄用的。
公司法落實董事會決議方面的規定是什么?
公司法監事任職資格的規定是什么?
公司法人變更后果嚴重嗎?會給公司帶來怎樣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撞了自家人能不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31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