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權轉讓中隱瞞債務怎么辦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是以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所持有的股權為標的的買賣合同。《合同法》規定: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具備欺詐情形的合同分為兩類:一是以欺詐手段損害國家利益的,應為無效合同;另一種是以欺詐的手段訂立合同并沒有損害國家利益,而是損害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可以按照可撤銷合同處理。合同法規定,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而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隱瞞了公司的債務會導致受讓公司對于公司資產的估算存在著很大的誤差,從而使受讓方承擔不小的損失。因此,隱瞞債務轉讓股權是屬于詐騙行為,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合同。
二、隱瞞債務轉讓股權是否屬于欺詐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是以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所持有的股權為標的的買賣合同。因此應當適用合同法關于買賣合同的規定。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但我國民法通則及合同法均未明確界定欺詐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關于欺詐的構成要件,有學者認為,“所謂欺詐是指故意告之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基于錯誤判斷作出意思表示”,其構成要件主要有:主觀上須有欺詐的故意,并以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為目的;客觀上有欺詐行為,包括虛假陳述和掩蓋行為,至于掩蓋行為既可以是積極的行為,也可以是消極的保持沉默,當然該沉默是存在于須有告知義務的場合;被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于錯誤判斷;被欺詐人基于錯誤判斷而為意思表示。而公司在進行股份轉讓的時候隱瞞債務主觀上有故意,客觀上有虛假陳述,沒有盡到告知義務,因此是屬于欺詐。
三、隱瞞債務轉讓股權,其協議效力的影響
具備欺詐情形的合同效力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欺詐手段損害國家利益的,應為無效合同;另一類是以欺詐的手段訂立合同并沒有損害國家利益,而是損害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應按可撤銷合同處理。具備顯失公平情形的合同屬可撤銷合同。對于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之后的處理,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而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與賠償損失乃股權轉讓合同詖確認無效或撤銷之后的主要處理措施,應注意的是,參照合同法第五十五條有關撤銷權除斥期間的規定,股東以欺詐為由行使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1年,自其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