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私是大數據時代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認為,1996年時,要建立征信服務系統很難。但現在有了大數據,征信系統就容易多了,通過大數據,可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好的消費者。而這個時候,隱私問題就出現了。最近我了解到,很多P2P公司,只要你下載了他的軟件,就能夠把你手機里的聯系人信息全部下載過去,跟什么人交往,有幾個女朋友男朋友都一清二楚。
這樣可以幫助評估人的信用,但隱私容易暴露,所以當前中國社會,必須要重視起大數據時代下的隱私。
而大數據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一旦有不良記錄,這個人就很難翻身了。若這個問題不解決,可能會造成很多隱患。
二、動用個人信息應有法律授權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認為,過去的征信最主要的還是行為結果數據,不是行為過程數據,而大數據時代的征信,是行為過程的數據,而不是最后行為結果的數據,行為結果的數據非常容易作假。網上數據、云計算的產生,盡管我沒有到現場去,但是我可能對一個人整個的行為過程和結果會有更準確的把握,所以現在的征信是行為結果+過程。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負債不好,這同西方有很大差別,有負債才能夠建立和積累信用,現在互聯網時代,沒有網上活動信息的人將難以獲得授信。
在互聯網時代,必須要樹立一個理念,就是個人信息是個人的財富,他有支配權,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要動用這個信息,必須有法律授權。而現在,很多是在沒有法律授權下去做的。
所以,要明確個人信息的財產屬性,它是一種虛擬財產,但是它絕對是個無形資產,然后明確個人信息和隱私的范圍。
三、要樹立守信收益失信懲戒理念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認為,建立法制社會的時候,要樹立守信的收益,失信的懲戒這樣的理念。計劃經濟時代,大家對信用的價值有所忽視,改革開放之后大家對失信的懲戒做得遠遠不夠。
過去銀行業的信用,它是一個采集成本非常高的,采集面很窄的,采集的應用僅僅是行為,比如貸款。作為企業或者是個人,在信息方面量是非常大的,過去是沒有這樣的IT技術處理能力,現在大數據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便利,特別是IT技術進入了一個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當前是基于云計算,解決了計算的成本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子賣掉,老婆沒有簽字有效嗎
2020-12-31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