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金融股近期表現反復波動,股價經過近月的龐大升幅后,市場看法已漸漸出現較大分歧。有人認為相關中資類股份正身處牛市第三期,全球資金追逐中國概念,后市升幅難以預料。但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資股普遍估值偏高,已充分反映所有利好因素。當預期正股后市將大幅波動,部分投資者或會更積極買賣其相關權證,一方面希望看中正股方向,再以權證的杠桿放大回報,同時認為在正股歷史波幅擴大的環境下,權證的隱含波幅有機會上升,可做到既賺價又賺波幅。然而最后成功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對正股方向,如看錯的話,隱含波幅怎樣升也很難抵消其帶來的損失。若要做到單是捕捉隱含波幅上升,部分投資者會選擇同時購入認購證及認沽證,這純粹是買波幅而非買方向的入市策略。如認為正股短期內將大幅波動,但對于方向則毫無頭緒,或是認為急升與急跌機會相若的話,部分投資者會選擇同時買入行使價接近的認購證及認沽證,而且均屬年期較短(1個月左右)的末日權證。他們所看重的不是來自隱含波幅上升所帶來的利潤,而是預期正股在大幅波動之后,所持兩只末日證的其中一邊可以獲得巨大升幅,足以抵消所有成本并提供盈-利。假如正股未如預期般大升或大跌,盈-利未能抵消整個組合的成本,策略便宣告失敗。而最壞的情況是,正股一直徘徊在兩者的行使價附近,最后便有可能輸掉所有本金。因此,策略成功與否,最重要是正股要有足夠的波幅。我們嘗試以中-行權證作為參考,假設目前中-行股價為3.89港元,一只貼價認購證A,行使價為3.89港元,1月到期,現價0.17港元;另一只認沽證B,行使價3.89港元,1月到期,現價0.15港元。若同時購入這兩只末日權證各10000份,并持有至到期日,總成本是(0.17+0.15)*10000=3200港元。假設在權證到期時正股升上4.5港元,權證A的結算價便為0.61港元,升值259%,而權證B則未能行使,全數報銷,整個權證組合最終可換取現金0.61*10000=6100港元,回報率(6100–3200)/3200=91%。如正股跌至3.3港元的話,權證B的結算價便為0.59港元,升值293%,而權證A則未能行使,整個權證組合可換取現金0.59*10000=5900港元,回報率(5900–3200)/3200=84%。這個例子說明了只要波幅夠大,不論是急升還是急跌,這個策略都有機會獲得理想盈-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怎么提取公積金,違規提取公積金怎么處罰
2021-02-18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