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對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作了規定,《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中也做了詳細解釋。但筆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股份支付中股票期權的確認、計量和會計處理有不同看法。
[例]甲公司是一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總額為5000萬股。2005年1月1日,公司向其12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00股股票期權。約定這些管理人員從2005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以每股5元的價格購買10000股甲公司股票。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5元,為更加清晰的說明問題,假設該公司在未來3年內沒有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離職。
下面分別說明甲公司采用回購股份和發行新股的形式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一、采用回購股份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各年會計處理如下:
(1)在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宣布股票期權激勵方案時,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2)2005年12月31日,按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取得的職工服務費計入成本費用,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每年的服務費=15×10000×120×1/3=6000000(元)
借:管理費用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00000
筆者認為,服務費即員工取得期權的公允價值,不應計入管理費用,因為股票期權激勵是現代公司中剩余索取權的一種制度,是員工參與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并不是取得員工服務的一種支付,員工的服務已經通過工資進行了支付,員工取得公司未來股份的權利價值,應計入利潤分配科目。因此,會計處理應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6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000000
(3)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2006年12月31日確認服務費的會計處理同2005年12月31日。
(4)《公司法》規定,公司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而收購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用于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支付;所收購的股份應當在1年內轉讓給職工。2007年開始,該企業可以選擇這一年內股價較低的時候回購本公司股份,假設2007年5月29日股價較低,每股股票市價19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公司回購了120萬股,未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支付的收購價款為2280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2021-01-09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權利和義務
2020-11-12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修建機場拆遷房屋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31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廣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價格
2021-02-19拆遷收入如何計算繳納營業稅
2020-11-27拆遷安置的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