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2)出口貨物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賬務處理上表現為企業購進原材料,無論用于生產出口貨物還是用于生產內銷貨物,其進項稅額均可抵扣。
但由于出口貨物的征稅率與退稅率不一致的情況,因而存在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情況,此項因借記主營業務成本,貸記進項稅額轉出。出口企業收到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生產企業進料加工貿易免稅證明》和《生產企業進料加工貿易免稅核銷證明》后,按證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稅額抵減額”用紅字貸記“進項稅額轉出”,同時以紅字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生產企業發生國外運費、保險、傭金費用支出時,按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之差分攤計算,并沖減“不得抵扣稅額”,用紅字貸記“進項稅額轉出”,同時紅字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3)出口貨物退稅的賬務處理:按計算的免抵退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按計算的免抵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按免抵退稅額與免抵稅額兩者之差,借記“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即: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注: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反映出口企業銷售出口貨物后向稅務機關辦理免抵退稅申報,按規定計算的應免抵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免抵稅額的計算確定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是在取得稅務機關后進行免抵和退稅的會計處理,按批準的免抵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第二種是出口企業申請退稅時,按退稅申報數進行稅務處理。根據當期的免抵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出口退稅而收到退回的稅款,應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例】某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7%,出口退稅率11%,2009年5月份發生以下業務:
(1)購進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為1600000元,增值稅為272000元,款項已支付,材料已入庫。
借:原材料16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72000
貸:銀行存款1872000
(2)本月內銷不含稅銷售額為273411.76元,款項已收到。
借:銀行存款319891.76
貸:主營業務收入273411.7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6480
(3)本月出口產品銷售額為1426000元,款項尚未收到。
借:應收賬款1426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426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855601426000×(17%-11%)=85560(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560
(4)月末,申報出口退稅
計算退稅額
①當期應納稅額=46480-(272000-85560)=-139960(元)
②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1426000×11%=156860(元)
③確定退稅額及免抵額
退稅額139960元,免抵額=156860-139960=16900(元)
賬務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13996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169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56860
(5)實際收到出口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139960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139960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申請勞動仲裁要交多少費用
2021-01-12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