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執行申請恢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一百零四條規定:“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執行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恢復執行。
執行中止是指執行過程中,因為某種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使執行程序暫時停止,待這種情況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程序的叫執行中止,其特征是出現某些特殊情況時暫停執行,待導致執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那么,法律規定執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的情形有以下幾方面: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六)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七)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八)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九)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十)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當然,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執行。
如何認定《民事訴訟法》第256條規定的“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況”。社會現象層出不窮,這項立法規定主要是為了解決社會科學和法律界沒有涉足的問題,保障執行工作具有充分的依據和必要的法律救濟,避免司法執行程序出現瑕疵。對于執行不能引起的中止執行,屬于其中一種訴訟風險,當事人在提起訴訟時就應該有這種承擔風險的意識,否則一旦執行不了,就會將責任推給人民法院。但是由于這一條款不太明確,沒有具體的標準,容易導致執行人員適用的隨意性。部分執行人員在執行工作中隨意將該條款作為裁定中止執行的理由。
最高院《執行規定》第102條作了補充規定,明確規定五種情形(上述第5至9種情形),作為“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處理,為該條款的適用提供了具體的依據。因此,“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必須符合《執行規定》第102條規定的五種情形,才可以適用。執行人員在辦案中應該嚴格執行,不得將其他情形列為中止執行的理由。
對于你提出的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的情形包括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死亡賠償金
2020-11-11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