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執行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申請人對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有權進行處分,申請人同意被執行人暫緩履行義務,暫停執行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中止執行。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確有理由的,可能發生變更執行標的,或者對案件再審的情況,因此對原執行標的的執行應當中止。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在執行中,有時會出現一方甚至雙方當事人死亡的情況。如果申請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繼承權利;如果被執行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承擔義務。無論哪種情況出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法律規定可以中止執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作為被繼承人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僅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債務,繼續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在執行過程中,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應當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當事人繼續參與執行程序,履行義務。但在特殊情況下,承受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時尚未確定,要等待有關機構作出決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構成了中止執行的理由。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出現除上述情況外的其他情況,需要中止執行的,可以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這是一項靈活性規定,以適應執行工作的復雜情況。
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案件中止后,除非作為法人的被執行破產,或者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一)~(四)項規定之一的條件,不管中止過多少年,沒有規定可以終結執行。
律霸小編提醒您,執行中止一般適用于對連續執行無實質性影響的事項,如果某一事項可能使執行程序處于長期或不定期的休眠狀態,則該事項應適用終結執行。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婚內一方貸款,離婚是否雙方一起承擔
2020-12-31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1-2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