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A公司持有甲公司100%股權,投資成本10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賬面凈資產1400萬元,經評估公允價值1600萬元。2010年1月10日,A公司以對甲公司的股權作價1500萬元,另一公司貨幣出資800萬元對乙有限責任公司增資,乙公司原有注冊資本1200萬,增資后注冊資產達2500萬,增資后A公司持股乙公司股權60%。2010年A公司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本年度發生的股權出資是否視同銷售,確認股權轉讓所得500萬(1500-500)。
一、股權出資應視同銷售的觀點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而《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又對《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作了補充規定,該通知對資產轉移行為進行了分類,即當資產所有權屬在形式和實質上均不發生改變時,可作為內部處置資產,不視同銷售確認收入;當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而不屬于內部處置資產時,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因此,以長期股權投資出資換取被投資單位的股權,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根據國稅函[2008]828號處置資產發生權屬變更應視同銷售的精神,以股權出資應視同銷售。納稅人取得的對價相當于取得了股權轉讓收入,而根據《關于企業取得財產轉讓等所得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9號)規定,企業取得財產(包括各類資產、股權、債權等)轉讓收入、債務重組收入、接受捐贈收入、無法償付的應付款收入等,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非貨幣形式體現,除另有規定外,均應一次性計入確認收入的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案例中股權出資應確認500萬轉讓所得一次性計入2010年應納稅所得額。
二、適用重組稅務處理的觀點
以股權出資中,投資企業將股權注入被投資單位,獲取被投資單位的股權,相當于投資企業為被收購方,被投資企業為收購方,收購方以股權支付。符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關于股權收購的規定: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權,以實現對被收購企業控制的交易,稱為股權收購。收購企業支付對價的形式包括股權支付、非股權支付或兩者的組合。
如股權出資符合以下條件還可以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
(一)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且不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
(二)被收購、股權比例符合規定的比例,即股權收購,收購企業購買的股權不低于被收購企業全部股權的75%。
(三)企業重組后的連續12個月內不改變重組資產原來的實質性經營活動。
(四)重組交易對價中涉及股權支付金額符合規定比例,即收購企業在該股權收購發生時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
(五)企業重組中取得股權支付的投資者,在重組后連續12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取得的股權。
因此,股權出資應適用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上述案例中,A公司持有的甲100%的股份出資對乙公司增資,獲取乙公司60%股權。可以看成是股權收購,乙公司以自身的股權購買A公司持有的甲公司100%股權,支付對價均為股權支付。如其他條件符合,則上述案例中股權增資可以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可暫不確定500萬股權轉讓所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