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的程序及遺產如何處理
一、繼承的開始
1、繼承開始的原因。
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繼承開始的原因,是被繼承人的死亡。被繼承人的死亡,分自然死亡和人民法院宣告或判決死亡。
自然死亡,是指人的生命的終結。當前外國一般指呼吸停止,心臟停止跳動。現今醫學界及法學家有爭議,界定為腦細胞死亡。爭議大的是安樂死,但均無定論。
人民法院宣告公民死亡,這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公民失蹤一定時期,經利害關系人申請,推定其死亡;或者依法剝奪其生命權判處的死亡。
上述自然死亡和宣告或宣判死亡是繼承開始的原因。
2、繼承開始的時間。
①公民自然死亡的時間。
公民自然死亡的時間,一般以我國醫學上公認的標準和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的時間為準,可包括因病死亡、被害死亡、意外事故死亡。
②人民法院宣告或判決的死亡的時間。依法院宣告或判決執行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
③準確認定繼承開始時間的重要性。
A、能確定遺產的范圍和價值;
B、能確定繼承人的范圍及他們各自取得遺產份額的多少;
C、便于對被繼承人生前債務的清償;
D、能確定遺囑內容是否合法有效。
④對被繼承人死亡時間難以確定怎么辦?
按我國《繼承法若干意見》第2條的規定:"推定沒有繼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份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份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
3、繼承開始的地點。
①繼承開始地點的確定
通常以被繼承人生前的最后住所地為繼承開始的地點。如果被繼承人的最后住所地與主要遺產所在地不一致,可以確定被繼承人的主要遺產所在地為繼承開始的地點。
②為什么要確定繼承開始的地點?
A、便于繼承人繼承遺產;
B、發生糾紛便于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C、便于繼承人負有通知其他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的責任;
D、便于保管好遺產。
4、繼承開始的通知。
我國《繼承法》第23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或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二、繼承及遺贈的接受或放棄
1、接受、放棄繼承的形式。
在實踐中有的合法繼承人愿意接受被繼承人的遺產、有的則放棄繼承,但不管接受或者放棄都要有一定的形式。
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①明示的形式。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只能用書面或口頭明確的意思表示,這叫明示。
②默示的形式。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沒有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則視為接受繼承,這叫默示。
我國《繼承法》第25條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責任。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2、接受、放棄繼承或遺贈的條件:
①必須在繼承開始后進行;
②不得附條件和期限;
③必須享有繼承權或受遺贈權的公民進行;
④必須在法定期間內進行。
三、繼承權的喪失
1、什么是繼承權的喪失?
是指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實施了法律所規定的犯罪或違法行為,被依法取消其對某一特定被繼承人的繼承權。
2、繼承權喪失的法律依據
我國《繼承法》第七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押金立法時要注意押金的數額
2020-12-25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什么叫現房
2021-01-06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拆遷協議改名手續費是多少
2021-01-21小產權房拆遷賠償
2021-01-16在我國征地時遇到涉及村民自建住房的能否先拆后補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