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代表訴訟提起權是股東的一項重要權利。該項權利若能行使得當,則對公司利益的維護和現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大有裨益。為了充分發揮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功能,我國在導入該制度時,既要設計出預防原告股東濫訴的適當機制,如代表訴訟原告資格、前置程序、訴訟費用擔保以及敗訴原告股東的責任等,又要采取相關措施激活原告股東提起代表訴訟,如強化勝訴股東的費用補償請求權、比例性個別賠償請求權等。
關鍵詞:股東代表訴訟原告股東公司利益
公司利益是股東、債權人和其他相關利害關系人利益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當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時,公司機關應及時行使公司訴權,通過司法救濟的途徑挽回公司的利益損失。但在公司實務中,公司機關的組成人員,如大股東、董事、監事和經理等本身往往就是公司利益的侵害者,或者這些人員與公司侵害者相互勾結,朋比為奸。在此情形下,勢必會造成公司訴權行使之懈怠或不能。基于此,英美兩國率先創設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隨后很多國家紛紛效仿。所謂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是當公司拒絕或怠于向侵害公司利益的加害人提起訴訟以訴求司法救濟時,公司股東以自己的名義,代位公司起訴,以追究加害人的責任,維護公司利益的一種訴訟制度⑴。時至今日,該制度在國外已成為廣大股東監督公司經營及預防經營權濫用的最重要的救濟和預防手段。而我國,由于公司立法經驗不足,《公司法》尚未規定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這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不便。筆者認為,為了更周全地保護公司利益免受各種不當行為的侵害,我國公司法應旗幟鮮明地保護股東代表訴訟權利。
一、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范圍
代表訴訟提起權是每個股東都享有的一項股東權,將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范圍限定為股東,這是絕大多數國家立法采用的原則。但筆者認為,我國代表訴訟制度中原告不應理解為狹義的股東。
原告股東,既可是記名股東,也可是無記名股東。在日本,有學者認為代表訴訟的原告只限于股東名冊上記載的股東。《美國模范商事公司法》在1962年到1982年間也曾要求原告是其起訴的不正當行為發生時的記名股東,但后來美國公司法不再將原告局限于記名股東。如目前《美國模范商事公司法》第7.40條明確規定,“股東”一詞包括那些將其股份設立表決權信托、或者指定第三人代表自己持有股份的受益所有人。《紐約公司法》第626條第1項也將代表訴訟的原告界定為“股份持有人、表決權信托證書持有人或者對于此種股份、表決權信托證書擁有信托利益的當事人”。這主要由于當今美國有許多投資者以證券商名義購買股票,或者通過機構投資者購買,并大量運用表決權信托制度。將這些股東排斥于代表訴訟制度實屬不公。筆者認為我國導入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時,原告也應包括表決權信托證書持有人以及對于股份或者表決權信托證書擁有信托利益的當事人。這主要基于如下考慮:我國香港公司法屬于英美法系,我國入世后將有更多英美法系的投資者加入我國股東行列,且我國已有公司在香港和國外證券交易所上市。
至于可轉換公司債的持有人和股票的質押權人是否具備提起代表訴訟的資格,筆者認為:(1)可轉換公司債的持有人不同于普通公司債的持有人,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謂潛在的公司股東。若法律機械的規定,“可轉換公司債的持有人在將其持有公司債轉換為股票后方可具備提起代表訴訟的資格”,那么,在可轉換公司債的轉換條件成就之前,公司被侵害后產生的訴權有可能因罹于訴訟時效而消滅。這既不利于公司利益之維護,也不利于可轉換公司債的持有人利益之維護。故可轉換公司債持有人應具備提起代表訴訟的資格。(2)股票的質押權人也可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提起代表訴訟。此條件大致有三項:一是債務人股東具備提起代表訴訟的諸種資格;二是股票質押權人的債權已經逾期且未得實現;三是股票質押權人提起代表訴訟時應誠實守信,無惡意。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