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釋義:第八條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21 · 4589人看過

  第八條 國家支持有關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采,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支持農業機械科研、教學與生產、推廣相結合,促進農業機械與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要求相適應。

  【釋義】本條是對國家支持科研機構和院校根據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求進行農機化的科研、支持產、學、研結合,使農機與農技相適應的規定。

  一、國家支持有關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

  農業機械是實施農業科技革命的重要工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農業科研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如基因工程的發展促進了選種育種技術的發展.同時要求農機科研單位提供新的符合要求的選種育種技術裝備;高產制、高效益的工廠化育種、養殖業和無土栽培技術的興起,要求農機科研單位提供能夠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生態環境的工廠化設備和自動化控制裝置等。但中國農機科研部門和院校資金投入較少、試驗儀器陳舊,缺乏技術儲備,超前研究不能進行,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項目無力顧及。當前農機科研單位和院校經費緊張,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少科技工作者轉向開發非農機化產品項目,造成科研工作分散化、小型化和短期化。由于不能集中力量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與研究,不能把技術攻關、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造成引進的項目沒有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自主開發能力也未得到應有的提高。如,在20世紀8O年代,中國就引進了美國約翰迪爾公司的大中拖拉機制造技術,但是90年代我們仍然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100馬力以上的大功率拖拉機。農機產品受季節限制,試驗周期較長,產品開發投入大,企業無力投入,因而形成了產品開發緩慢甚至是停滯的現象。農機企業、科研單位和院校效益不好,試驗手段和效益長期得不到更新,科技人員流失和斷檔嚴重,這些問題必將影響農業機械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影響我們建設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我國農業機械工業比較薄弱,需要國家支持有關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有關科研機構是指部(委)直屬和全國性研究院(所)、省地縣三級地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工廠企業科研設計機構等多方面、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體系。有關院校指的是農業、農機院校及與農業、農機有關的其他高等院校和中等學校。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是指用科學方法,探索在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所需的機械、設備,及運用這些技術和裝備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規律、技術、措施和經營管理方法。國家支持這些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就應當以這些科研機構和院校為科技骨干,充實基礎試驗設施建設,更新試驗手段,培養學科帶頭人,積極引進和消化國外新技術,針對國內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超前研究,提供技術儲備,進行滾動式安排,充實科研開發和研究人員、資金,為適應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需要,開發研制各種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機械裝備,并在農業生產中推廣應用。

  二、關于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求,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

  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是指在同類技術中最進步的,而又適合中國國情,為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所接受的農業機械產品,最根本的是要適應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求。一是要與農業生產條件相適應。我國地域廣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較大,農業生產技術千差萬別,經濟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任何一種新機具、新技術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監督站反映,在近兩年受理的投訴中,有近1/3涉及適應性,產品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榨油機、翻轉犁、秸稈還田機等。適應性是衡量農業機械產品是否滿足農業生產條件的重要指標,適應性問題已成為農機質量投訴的熱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產品尚不成熟即推向市場出現問題。某種聯合收割機投放市場不久,即發生11起投訴,反映產品二次清選部分缺陷和適應性等問題;一些在北方麥區表現良好的收割機,在南方地區收割水稻時,卻出現了破碎率高,損失率大的情況,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合格品”存在不適用的情況。1999年河北省新樂市一農民購買的拖拉機,在配套旋耕機作業中發現馬力不足,冒黑煙,起動困難。經專業機構檢測,該產品標定功率及動力輸出軸輸出扭矩卻符合產品標準規定,農民表示不服、卻也無奈。該事件說明一般意義上的合格產品(符合產品標準規定)不一定能完全滿足實際作業要求,這也暴露出產品標準與農業生產實際相脫離的問題;國外產品適應性問題突出,國外大企業雖然制造水平較高,質量較穩定,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后,卻暴露出較嚴重的適應性問題。如某種半喂入水稻收割機,雖在韓國使用性能較好,但不適應中國水稻的品種、產量、稈高和田間條件,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卻不適于中國水稻收割作業,故障頻發。又如2O01年,某種拖拉機,因液壓懸掛系統不適應我國農具和高強度連續作業而損壞,用戶損失嚴重,11戶農民聯名上告。二是要與農民需求相適應。農業機械的使用者是農民,研究開發農業機械就是要面向全國億萬農民。要堅持市場原則,注意了解和分析農村各業生產的現狀,分析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了解廣大農民對農業機械的需求,分析農民的心理,從而不斷研究開發出更多適用、先進的新機具和新設備,實現農業裝備機構的不斷優化,滿足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關于農業機械科研、教學與生產推廣相結合

  農機企業要適應市場經濟,實現用戶最終滿意,就必須不斷地運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制造面廣量大的動力機械、拖拉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等的大型企業,應有自己的技術中心;生產一般農業機械和專用農機裝備的中小企業,也要有技術開發能力。在開發新產品中單純利用企業的力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廣開思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科研、教學和生產推廣相結合是農機企業的成功之路。大專院校和研究院所具有相當寶貴的技術儲備、知識產權和人才儲備,農機推廣機構有著比較完整的推廣體系和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推廣人員,企業一般對產品的工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果能使科研、教學和生產推廣有機結合,將可以攻克在新產品開發中的許多難點,解決產品技術的薄弱環節,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為企業服務。實現農業機械科研、教學和生產推廣相結合,要加強農機科研單位與生產企業的結合,引導農機科研開發資源合理配置,形成新的研究開發能力;加強農機科研開發與農業生產的結合,引導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和產品,不斷提升農業機械科技含量和適應性;把教學融入到科研和生產推廣的全過程,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實效,同時也為科研和生產推廣提供智力支持;要充分發揮推廣人員的作用,在推廣中對產品進行完善和二次開發,把推廣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科研、教學和生產單位,為他們提供第一手的技術資料,同時科研、教學、生產單位也可以為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促進共同發展。

  四、關于農業機械與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要求相適應

  農業機械是一種實現先進農業技術、促進糧食單產提高的有效載體和現代工具,是服務于農業生產技術的手段。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要求有現代化的作業機具作為實施的保障。農業機械與農業生產技術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關系二者的結合是農業高產高效的必要條件。農業生產技術必須通過農業機械這個有效手段才能使其特點得到充分發揮,如在水稻種植方面就有水直播、旱直播、插秧、拋秧、擺秧等耕作種植方法,這就要求用不同的農業機械來完成,水直播和旱直播的耕整地要求不同,使用的機械也有較大差異,插秧、拋秧、擺秧的耕整、育苗、栽植等機械均存在區別。再如旱作作物的間作、套種、免耕、虛實并存耕作,側深施肥、坐水種、精少量播種、地膜覆蓋、秸稈還田覆蓋等農業技術,每種新技術都需要與之配套的新機械。同時,農業機械只有適應了農業生產技術的要求,才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加快農業機械化必須要把農業機械和農業生產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和挖掘農業機械的增產潛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海莉

張海莉

執業證號:

12202201311881320

吉林途律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海莉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第二次修正)

2010-02-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

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

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

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

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

2008-12-30

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集中力量深入開展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8-09-28

關于印發《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

2008-09-01

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

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7-12-14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