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2010年修正)
2010-06-25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