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39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鄧敏國,男,1970年11月1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東岸村委會中社十巷1號。
委托代理人劉正宏,廣東浩淼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林湛之,男,1966年1月10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白坭中學教師宿舍。
委托代理人顏國牛,廣東務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鄧敏國因合伙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2003)三法民叁初字第11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鄧敏國與被告林湛之在2001年底商議合伙開辦“健民醫藥國強分店”(系佛山市健民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的下屬連鎖店),并于2002年1 月1日簽定合伙協議,約定雙方各投資5萬元,合作經營期限為十年,雙方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國強分店2002年2月20日正式開辦。在開辦前后,原告和被告均按合伙協議的約定為藥店的開辦和經營注入了投資款,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2002年10月21日之前,藥店的負責人為梁元佳,10月21 日之后變更為原告鄧敏國。后在2003年1月29日,雙方進行分紅,每人分得70000元,由原告鄧敏國的妻子梁燕玉于同年1月30日在三水市農村信用合作社以被告林湛之的名義開立一帳戶,存入分紅款60000元。
原審判決認為,原、被告雙方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簽定合伙協議,協議中原、被告雙方就出資、利潤分享等事項達成一致協議,其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被告林湛之雖是國家編制的正式教師,但其以自己的合法財產作為投資,且并沒有參與藥店的日常經營管理,不影響被告的教師工作,其行為并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其投資主體合法,故該協議應自雙方簽字或蓋章時成立并生效。《中華人民人民共和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被告為此投入資金,亦參與了藥店開辦前后的部分籌備、經營工作,并已實際取得分紅。故應認定雙方合伙關系成立并有效。國強分店作為健民公司的連鎖店,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能夠獨立承擔責任。在健民公司的章程和與國強分店簽訂的合同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連鎖店不能以合伙的形式組成,故原、被告以合伙形式經營國強分店應予允許。原告基于被告主體不適格、合同無效的理由而提出解除合伙協議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鄧敏國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鄧敏國負擔。
宣判后,上訴人鄧敏國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 原審判決不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導致認定事實錯誤。1、上訴人從2001年9月開始全力籌辦國強分店,如培訓員工、投資6.5萬元購進藥品、裝修門面、添置設備等,在與被上訴人簽署合伙協議之前已試業經營。對此事實,原審法院“視而不見”。2、2002年 1月1日,雙方簽定合伙協議,約定各投資5萬元,合作經營期限十年。原審判決認定“雙方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負盈虧”,而對合伙協議中第四條“共同勞動”不予確認顯失公正。第四條約定可以證實該合伙協議只是雙方合伙的意向書,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就是被告實際投入與辭職,履行合伙協議第四條約定的義務。所附條件未成就,合伙關系不能成立。3、原審法院采信有待其他證據證實的證人梁元佳證言,不考慮該證人與案件處理的利害關系(與上訴人有恩怨,被免去負責人職務心懷不滿),以此確認被上訴人有投入資金,有傾向性地免去被上訴人對投資款的舉證責任。更為離奇的是被上訴人本人單方面記數清單,竟被法院采信作為出資、合伙事實認定依據。4、關于是否存在分紅,被上訴人沒有證據證實,原審法院在沒有區分借款與分紅的情況下,憑常理推定為分紅,屬采證不嚴。二、原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我國《教師法》第3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國務院1995年12月12日發布《教師資格條例》第2 條規定,依法取得教師資格必須是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國公民。國家教委和原三水縣教委也明令禁止教師經商辦企業,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了具體的教育政策。上述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現行政策,是確認雙方合伙協議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據,被上訴人作為人民教師;在不辭職情況下意圖參與合伙經營,于法不合,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背道而馳,同時也無法切實履行合伙協議所要求的“共同勞動”,依照我國《合同法》第52條第(四)、(五)項規定,合伙協議理應確認為無效,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三、原審判決錯誤認定國強分店企業性質和經營管理模式。國強分店是佛山市健民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約分支機構,按公司法第29條規定,不會存在合伙人這種投資主體。原審中,上訴人提供的證據8,當庭提交原件給審判員和被上訴人核對無誤,本應作為關鍵證據使用,竟被原審法院在采證時否決。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1、請求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改判支持上訴人原審訴訟請求;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鄧敏國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林湛之答辯認為:一、原審法庭調查及確認的事實是正確和客觀的。1、關于合伙協議。上訴人與答辯人經協商一致,簽訂《合伙協議》并實際履行了一年多。該合伙協議意思表示真實、合法,并且是對簽訂合伙協議之前的行為(各方按1比1的比例投資,共同籌辦藥店)的確認,應作為判斷本案的主要事實依據。 2、關于投資。因雙方當事人是親人、親戚(上訴人是答辯人內侄女婿、梁元佳是上訴人岳父、答辯人的妻兄),對藥店的投資互不寫“出資證明”。答辯人經手籌辦藥店的大部分支出,委托侄女(上訴人之妻燕玉)到梁元佳處取款(女兒去父親處取錢,作答辯人的部分投資款)25000元,自己在存折中取23000元,合計48000元。另外,答辯人以電腦、冰箱、洗衣機等實物出資, 出資額已超過五萬元。梁元佳是藥店負責人,全程參與了從籌辦到前期具體經營,是最知情的人。3、關于合伙行為。答辯人十年來在學校都是負責校辦企業的,不用上課。與侄女、妻兄辦藥店亦是答辯人謀劃的。大量證據證明,籌辦藥店的主要工作都是答辯人辦理的。每月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均由上訴人之妻記帳整理后,由答辯人審核,答辯人之父也在藥店工作。4、關于分紅。上訴人夫婦及答辯人于二00 三年一月二十九日經協商一致,除留下23萬元作周轉資金(存于上訴人之妻的銀行帳戶),分紅14萬元。因答辯人之前已在藥店預支了1萬元,所以,上訴人之妻交給答辯人的分紅款(存折)只有6萬元。二、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1、所謂附條件行為,是上訴人的虛擬理由。答辯人找場地、申請開辦、參加設計、裝修、招聘員工,每月審核藥店的流水帳,派父親在藥店值班值夜,答辯人曾負責藥品的購進達4個月,這是勞動。退一步說,投入資金、實物、不參與日常經營,參與盈余分配,就是合伙。《合伙協議》也沒有約定附條件。而是(倒簽時)確認雙方的投資,約定盈余、債務的分配和承擔,入伙退伙和協議生效的時間和條件(簽字即生效)。2、關于梁元佳的證言。梁元佳及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上訴人之妻)都全程參與籌辦藥店。講到親情,上訴人與梁元佳比答辯人親得多,畢竟有父女翁婿關系,而且關系一直很好。梁元佳實事求是,作證不避親,原審采信梁元佳證言,是正確的。3、上訴人在原審法院也講答辯人在藥店已取1萬元,又承認交給答辯人的余額為6萬元的新存折,是其妻開立后交給答辯人的。三、法律、法規并沒有禁止教師投資。答辯人的投資行為沒有違法。反而,國家政策是鼓勵投資的。全國大量的教師、特別是高校教師,以資金、技術作投資,受到鼓勵和表彰。合伙企業沒有限制特別行業的人員參與(黨政領導的限制除外,但亦屬另一行政或黨內處理的關系),上訴人以答辯人是教師為由抗辯,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四、藥店與“佛山健民公司”的管理合同有兩份,一份是答辯人經手簽訂的,上訴人提供的一份是訴訟后通過關系另搞出來的。藥店向“佛山健民公司”每月交管理費,藥品必須從“佛山健民公司”購進。但藥店的財產所有權,盈利或虧損都屬投資人負責,與“佛山健民公司”無關。是典型的加盟連鎖店。答辯人請求二審法院責令上訴人交出財務帳冊資料,以維護答辯人的權益。所以,答辯人請求1、駁回上訴人上訴,維持原判;2、判令上訴人和答辯人繼續履行《合伙協議》;3、一、二審訴訟費由上訴人負擔。
被上訴人林湛之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民事法律行為一般從民事主體就雙方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達成一致意思時成立。本案上訴人鄧敏國和被上訴人林湛之于2002年1月1日簽訂了《合伙協議》,雙方均在《合伙協議》上簽名確認,應視為雙方對協議的內容已經達成一致意思,所以,該《合伙協議》已經成立。關于該《合伙協議》成立后是否已生效的問題,上訴人鄧敏國認為該《合伙協議》是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就是履行《合伙協議》第四條約定的義務,盡管上訴人在上訴狀中未明確闡明其所指的所附條件的性質,但根據上訴人所欲表達的意思可知,上訴人此處所指的附條件是附延緩條件,即指履行《合伙協議》第四條約定的義務是《合伙協議》生效的條件,被上訴人林湛之未履行第四條約定的義務,故《合伙協議》未生效,雙方的合伙關系未成立。但通觀《合伙協議》的各項條款,均看不出協議雙方有把履行第四條約定的義務當作是《合伙協議》生效條件的意思,所以,上訴人鄧敏國的此項主張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鄧敏國還認為,被上訴人林湛之是教師身份,我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都禁止教師經商辦企業,所以被上訴人林湛之簽訂《合伙協議》屬主體不適格,《合伙協議》無效。但是,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只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無效,上訴人鄧敏國并不能證明具體有哪一條法律和行政法規是禁止教師投資辦企業的,根據權利推定原則,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公民有權做的,本案《合伙協議》主體適格,上訴人鄧敏國的該項主張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上訴人鄧敏國還認為該《合伙協議》只是一個意向書,但該《合伙協議》已包含了一般合伙合同的必要條款,上訴人和被上訴人雙方在該《合伙協議》中對有關合伙的一般權利義務進行了具體明確的約定,而并非只是簡單地表達了合伙意向。所以,對上訴人鄧敏國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關于證人梁元佳的證言,梁元佳最初是健民醫藥國強分店的負責人,全程參與了籌辦藥店的過程,了解國強分店的經營情況,盡管梁元佳和被上訴人林湛之有親戚關系,但梁元佳和上訴人鄧敏國同樣存在親戚關系,且親戚關系更為密切,所以,原審采信證人梁元佳的證言正確,上訴人認為不應采信梁元佳證言的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鄧敏國的妻子梁燕玉于2003年1月30日在三水市農村信用合作社以被上訴人林湛之的名義開立帳戶并存款60000元的問題,由于已有證據證明上訴人和被上訴人此前已存在合伙事實,且上訴人鄧敏國也無證據證明該60000元的性質是借款,故原審認定該60000元的性質是分紅款正確,同時,該60000元的分紅款又反過來佐證了上訴人和被上訴人之間確實存在合伙事實。上訴人鄧敏國認為國強分店是佛山市健民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按公司法的規定,分支機構不會存在合伙關系,但國強分店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國強分店的財產并不屬佛山市健民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所有,國強分店事實上并不是佛山市健民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故上訴人鄧敏國的該項上訴請求無理,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上訴人鄧敏國和被上訴人林湛之合伙開辦健民醫藥國強分店的事實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應予認定。上訴人鄧敏國認為其和被上訴人林湛之不存合伙關系的上訴理由無事實根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正確,程序合法。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鄧敏國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麥潔萍
審 判 員 黃 軍
代理審判員 何式玲
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邱雪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當事人要求確認和解協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