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劉春明與趙品康、陳芬、九寨溝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商標轉讓合同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363人看過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川民終字第40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春明,男,漢族,1966年2月12日出生,住四川省邛崍市臨邛鎮橫二街60號。
委托代理人陳家宏,四川志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汝舟,四川光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品康,男,漢族,1971年1月19 日出生,住四川省九寨溝縣永樂鎮營門巷。
委托代理人楊廬松,四川迪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謝瑋,四川迪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陳芬,女,漢族,1972年11月30日出生,住九寨溝縣永樂鎮小北巷01號。
委托代理人孫雷,男,漢族,1978年1月18日出生,住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坪壩政法2村1號。
原審第三人九寨溝高原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九寨溝縣永樂鎮永豐新區。
法定代表人劉書秀,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健,男,漢族,1972年11月15日出生,該公司總經理。住四川省汶川縣威州鎮七盤溝10號。
上訴人劉春明因與趙品康、陳芬、九寨溝高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食品公司)商標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民初字第27號、第4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6年7月2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 2006年9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劉春明的委托代理人陳家宏、王汝舟,趙品康的委托代理人謝瑋,陳芬的委托代理人孫雷和食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陳芬與趙品康系夫妻關系。趙品康系食品公司原法定代表人,2005年12月9日,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劉書秀。轉讓的商標為“九寨”,屬第29類商標。
原審法院還查明,食品公司因經營需要商定購買四川九寨溝縣青稞酒廠(以下簡稱青稞酒廠)注冊的“九寨”,第 29類商標(注冊號1690740)。為簡化手續和其他原因,2004年3月14日,食品公司股東會決定由趙品康以個人名義與青稞酒廠簽訂《商標轉讓合同》,申請辦理商標變更登記手續。2004年3月17日趙品康以個人名義與青稞酒廠簽訂了《商標轉讓合同》,食品公司于當日支付給青稞酒廠10萬元商標轉讓費,1800元的手續費。食品公司將該商標作為無形資產列入資產賬目。趙品康以個人名義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辦理了轉讓登記手續,2005年8月28日國家商標局核準轉讓。2005年4月13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5)阿中民初字第09號民事判決,確認“九寨”第29類注冊商標的所有權歸食品公司。
2004年5月12日,趙品康與其妻陳芬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約定:趙品康將“九寨”第29類注冊商標(注冊號為1690740)無償轉讓給陳芬。后陳芬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辦理轉讓手續,2004年6月15日國家商標局受理其轉讓申請。
2004年5月27日,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約定:一、甲方(趙品康)同意將 “九寨”第29類商標(注冊號1690740)所有權轉讓給乙方(劉春明),轉讓費10萬元整。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辦理轉讓手續,轉讓費用由乙方承擔。三、甲、乙雙方簽訂本協議時,甲方應向乙方提供“九寨”注冊商標合法有效的依據,同時甲方無權授予第三方使用本商標,未經乙方許可甲方不得再繼續使用本商標。四、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生效。2004年5月18日和5月21日雙方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同時作廢。
2004年5月28日劉春明支付趙品康現金10萬元。之后,劉春明委托四川省倍順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辦理轉讓手續,2004年6月18日國家商標局受理該申請。2004年10月29日,國家商標局向劉春明發出轉讓申請補正通知書,以第 1690740號商標在先已提出轉讓給他人,要求劉春明在收到本通知三十日內,提供與轉讓人的轉讓合同,并說明情況,未在規定期限內補正且無正當理由的,第1690740號商標的轉讓申請不予核準。
2004年7月23日,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對食品公司原查封的有關財物解除了強制措施。同月27日,趙品康委托龍海中向劉春明匯款10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張匯款單附言中稱:劉總封已解,原你提供用于解封的10萬元未用現寄還,原我(趙品康)所開收據請原件寄回。該匯款劉春明未領取。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中趙品康均是以個人名義與陳芬、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食品公司并未委托趙品康對外以個人名義轉讓該商標。陳芬及劉春明未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食品公司委托趙品康以個人的名義對外轉讓“九寨”第29類商標。對于劉春明提供的田景峰于 2004年11月12日的《情況說明》,因證人田景峰未出庭作證、其又系劉春明企業員工,與劉春明有利害關系,此證言無其他證據印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第(二)項、第(五)項的規定,此證據不能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不能證明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合同》時與食品公司之間存在間接代理關系。趙品康于2004年5月12日、27日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確系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趙品康作為法定代表人只有經營活動才能由食品公司承擔責任,食品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證明其經營范圍是葷、素食品加工與銷售,保健食品精加工與銷售,而趙品康轉讓商標行為與該公司經營范圍不符,其轉讓行為不屬于經營活動,食品公司不能對趙品康轉讓商標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因此,趙品康簽訂兩份轉讓合同的行為屬個人行為。對于劉春明提出的趙品康的轉讓行為屬間接代理行為的主張,不應支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民初字第09號民事判決已確認“九寨”第29類商標(注冊號為1690740)的所有權歸食品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的規定,趙品康不享有該商標的所有權,無權對該商標進行處分,所有權人食品公司對兩個轉讓協議也未追認,其轉讓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因此,趙品康分別與陳芬、劉春明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均屬無效合同。對陳芬、劉春明要求確認2005年5月12日、27日的《商標轉讓協議》有效,并要求趙品康給付商標注冊原件,履行合同,承擔違約責任等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對于食品公司提出的該爭議商標歸其所有,并未委托趙品康轉讓,兩份轉讓合同無效的主張予以支持。劉春明于2004年5月28日向趙品康支付現金10萬元,趙品康以個人名義出據了收條,雖收條中未寫明該現金的性質,但其數額與雙方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中約定的商標轉讓款數額一致;而被查封的財產是食品公司的,劉春明個人為食品公司提供解封費用不合乎常理。因此,該1O萬元現金應屬商標轉讓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商標轉讓協議》無效后,應返還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故趙品康應返還劉春明已支付的10萬元商標轉讓款。本案中過錯方系趙品康,趙品康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賠償10萬元資金法定孳息(期限從2004年5月28日起算)。劉春明雖在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中提交了委托四川省倍順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辦理該商標轉讓手續花去代理費和差旅費5800元,但未在庭審中出示、質證,且未提供正規票據。其在庭審中僅出示國家商標局受理轉讓商標注冊費清單、工商行政管理商標注冊收費專用收據,證實已向國家商標局交納申請注冊費用為1000元,對于該損失應由趙品康賠償。陳芬未提供證據證明雙方有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也未提供證據證明有損失存在。據此,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原審法院判決:一、趙品康與陳芬于2004年5月12日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趙品康與劉春明于2004年5月27日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屬無效合同;二、駁回陳芬、劉春明的其他訴訟請求;三、趙品康賠償劉春明因申請轉讓商標所支出的注冊費用1000元,返還劉春明支付的10萬元商標轉讓款,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賠償10萬元資金占用利息(從2004年5月28日起至本判決生效止)。以上款項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案件訴訟費8775元,由趙品康負擔。


劉春明不服原審法院的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上訴請求:1、撤銷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民初字第27、43號民事判決;2、確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有效;3、判令被上訴人向上訴人交付“九寨”商標注冊證原件,繼續履行合同;4、判令被上訴人承擔違約責任,向上訴人賠禮道歉;5、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訴訟費及其它訴訟費用。其上訴的事實與理由為:
一、原審法院隱匿證據,造成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
1、上訴人在原審中所舉2004年5月18日、5月21日劉春明與趙品康訂立的《商標轉讓協議》證據,原審判決書只字不提,包括判決書專門分析的《情況說明》也未列明,可見,原審法院隱匿證據,造成認定事實不清;
2、原審判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的規定,認定趙品康不享有商標的所有權,無權對該商標進行處分錯誤;
3、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協議無效無法律依據,即使不是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其轉讓注冊商標專用權也不是當然無效。
二、本案適用我國合同法有關間接代理的法律規定。
1、國家商標局的“核轉商標轉讓證明”說明,“九寨”第1690740號商標受讓人為被上訴人趙品康,至原審法院判決時趙品康仍是該注冊商標專用權合法所有人。
2、2004年5月18日、5月21日趙品康、劉春明訂立的《商標轉讓協議》證據說明增加10萬元轉讓款的前因后果。
3、2004年11月12日田景峰的《情況說明》中陳述“5月22日下午,趙品康給劉春明打電話說:‘九寨’ 商標無償轉讓,股東們心理不平衡、有意見,要求按照3月份向青稞酒廠收購‘九寨’商標的10萬元原價格給予轉讓,以便對股東們有個交待。”該《情況說明》佐證了趙品康間接代理食品公司與劉春明訂立商標轉讓合同。《情況說明》雖是劉春明的一方人員的陳述,但該陳述是于2004年11月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時所寫并己經提供,趙品康是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年7月28日正式開庭時才提供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民初字第09號民事判決書,劉春明也是開庭時才知曉,兩者時間相距近9個月,當時劉春明并不知道9個月后會有上述判決書,劉春明的一方人員當時的陳述對劉春明還談不上是有利還是無利,因此,是一個實事求是的說明。
4、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民初字第09號民事判決確認食品公司為“九寨”商標所有人,而趙品康為該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代理人,構成事實上的間接代理。田景峰的《情況說明》己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成民初字第53號民事裁定書及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2005)川民終字第211號民事裁定書中予以確認,無需出庭作證。事實上,糾紛是因被上訴人自覺合同價款過低,嚴重違背誠實信用,一再反悔,采取多種不正當手段企圖不履行合同導致的。
綜上所述,劉春明認為,趙品康是以自己的名義間接代理食品公司與上訴人訂立商標轉讓合同,上訴人在訂立合同時無需知曉委托人、也無法知曉委托人。因此,不論是被上訴人不愿還是不能履行,食品公司作為委托人有義務協助履行商標轉讓義務。
趙品康答辯稱,劉春明所陳述的事實和理由不能成立。一、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05)阿中字第09號生效判決確認,“九寨”商標的所有權屬食品公司,因此趙品康的轉讓行為無效,所簽訂的協議為無效合同。二、趙品康與劉春明、陳芬所簽訂的合同客觀上無法履行。由于本案所訟爭的“九寨”商標已通過法院生效判決確認為食品公司所有,趙品康對該商標沒有相關權利,因此趙品康對該商標的處分無效。
陳芬答辯稱,其與趙品康的商品轉讓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申請變更在先,故請求繼續履行協議。
食品公司答辯稱:一、關于本案的法律適用。根據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2005 )阿中民初字第09號生效民事判決,已確認“九寨”商標為食品公司所有,而非趙品康個人所有。由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具有公示、公信力,對當事人私權利的救濟,以人民法院的司法判決為最終保護,因此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效力高于行政機關的登記效力。根據該份判決,“九寨”商標依法為食品公司所有,而食品公司從未委托趙品康轉讓“九寨”商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的規定,趙品康與劉春明、陳芬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無效。在我國民法體系內沒有上訴人所稱的“間接代理”這一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規定,代理人只有在其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同第三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所產生的責任才由被代理人承受。因此,上述規定只規定了直接代理這種代理形式,沒有間接代理的有關規定。在本案中,食品公司從未委托趙品康轉讓商標,二者之間沒有就此建立委托關系。二、關于趙品康的法定代表人身份問題。根據法律的規定,法定代表人的行為由其所代表的公司承擔相應民事責任時,需存在一定的前提。首先,該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行為須以公司的名義開展;第二,該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行為屬于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只有同時滿足這兩項條件時,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才能由其所代表的公司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在本案中,趙品康始終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商標轉讓,同時,轉讓商標的行為不屬于食品公司的經營范圍,因此,食品公司對趙品康的商標轉讓行為不應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二審訴訟中,本案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除對原審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實予以確認外,另查明,2004年5月27日,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的次日,劉春明支付趙品康現金人民幣10萬元,趙品康以自己的名義向劉春明出據了收條。2004年7月27日,趙品康委托龍海中向劉春明匯款人民幣 10萬元。其中一張匯款單附言中稱:劉總封已解,原你提供用于解封的10萬元未用現寄還,原我(趙品康)所開收據請原件寄回。該匯款劉春明未領取,趙品康通過四川省九寨溝縣公證處提存此款。2004年11月18日,該公證處通知提存無效后,該款一直由趙品康保管。
經過對本案相關證據和事實的審查與認定,結合雙方當事人的主張和請求,本院認為二審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
一、劉春明與趙品康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是否主體適格、是否合法有效。本院認為:1、2004年5月27日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協議書約定所轉讓即本案所訟爭的商標的注冊人是趙品康,但從本案查明和原審法院( 2005 )阿中民初字第09號生效民事判決已確認的事實說明,趙品康此時明知“九寨”商標為食品公司所有,而非其個人所有。從青稞酒廠受讓“九寨”商標的10萬元轉讓費和1800元的手續費由食品公司支付并已將該商標作為無形資產列入了食品公司資產賬目,故在未經食品公司授權和同意的情況下,趙品康不應當也無權私自將所有權屬食品公司的“九寨”商標擅自對外轉讓。2、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其雖為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因“九寨”商標的所有權屬食品公司而趙品康以個人名義與劉春明簽約的行為屬無權代理,同時又因趙品康此時仍為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所涉商標的注冊人又為趙品康,故足以使劉春明相信趙品康具有代理權,為此,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3、田景峰在原審中的《情況說明》和在二審庭審中的陳述雖然能夠證明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及履行的相關事實,但在證明趙品康與食品公司是否構成委托代理關系上為孤證,其證詞與其他證據不能形成證據鎖鏈,不能證明所主張的待證事實。又因食品公司一直否認并事后亦不追認趙品康的代理行為,劉春明也無證據證明和提供法律依據支持其關于趙品康的轉讓行為屬間接代理行為的主張,故對其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4、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但因食品公司一直否認并事后亦不追認趙品康的代理行為且趙品康不享有“九寨”商標的所有權,無權對該商標進行處分,故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因主體不適格且無權處分而無效。
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是否正確。本院認為:1、從本案查明和原審法院( 2005 )阿中民初字第09號生效民事判決已確認的事實分析,“九寨”商標雖以趙品康的名義注冊,但其所有權人歸屬食品公司。2、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其雖為食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其明知“九寨”商標為食品公司所有,而非其個人所有,趙品康和食品公司在訴訟中一直不承認和不認可趙品康的轉讓行為經過食品公司的委托,劉春明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趙品康與食品公司構成間接代理關系,故趙品康始終以其個人名義進行的轉讓行為與食品公司無關。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原審法院在認定“九寨”商標歸屬食品公司并趙品康以其個人名義進行的轉讓行為與食品公司無關的前提下,依據上述法律規定判決趙品康與劉春明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無效正確,本院認為應予維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8775元,由劉春明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巧 英
代理審判員 陳 洪
代理審判員 梁 詠 蜀

?

?

?


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書 記 員 甘 菱 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呂承政

呂承政

執業證號:

13604201810039711

江西柴桑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呂承政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溧水县| 仁布县| 义马市| 台中市| 建水县| 宜城市| 宜宾县| 封开县| 毕节市| 黄浦区| 永寿县| 云阳县| 鄄城县| 榕江县| 太谷县| 石景山区| 博白县| 太仓市| 拜泉县| 老河口市| 虹口区| 休宁县| 镇安县| 高青县| 彭山县| 大冶市| 淳化县| 岳阳市| 全南县| 临朐县| 仁怀市| 集安市| 阿克苏市| 苍溪县| 房产| 西藏| 定兴县| 靖宇县| 镇坪县|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