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決 書
(2005)饒中民一終字第16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倪向蘇,(略)。
委托代理人江波、謝小兵,江西時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江西省上饒縣中學
法定代表人楊發生,該校校長。
委托代理人鄧飛,江西饒苑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倪向蘇因名譽權糾紛一案,不服上饒縣人民法院(2005)饒民一初字第1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倪向蘇及委托代理人江波、謝小兵,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委托代理人鄧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倪向蘇系被告江西省上饒縣中學的電工。被告在建設綜合大樓時,該大樓的臨時用電線路及2002年9月10日的用電外線接火作業均由原告作業。2002年9月10日綜合大樓用電外線接火完成后,大樓用電失常,造成大樓用電設備損壞,損失額為4280元。2002年9月 27日,被告向上饒縣公安局報告,要求對綜合大樓用電失常事故的性質作出鑒定,同月27日,被告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偵察。上饒縣公安局接到被告的報案后,于2002年9月27日作為刑事案件受理該案,同月29日進行立案查處。原告倪向蘇被上饒縣公安局以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拘留28天后取保候審。 2003年9月12日,上饒縣公安局以倪向蘇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被指控的事實沒有主觀故意,不構成犯罪,作出對倪向蘇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和撤銷案件決定書,2003年12月12日,上饒縣公安局作出公刑賠字(2003)1號刑事賠償決定:賠償原告被拘留期間賠償金1385.72元、補償醫藥費 454.53元,交通費300元、補償其他損失2459.75元,向原告賠禮道歉。原審法院認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是指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行為。行為人的行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構成要件為:一、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的事實。二、行為人行為的違法性。三、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四、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本案中,被告沒有宣揚原告的隱私,也沒有捏造事實公然丑化原告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原告的名譽,而是在綜合大樓的用電設備有損壞的事實狀況下,向上饒縣公安局報告,要求立案偵察,屬正當行使權力,其行為不具有違法性。是否立案偵察以及是否對原告采取強制措施,是公安機關依其職權實施的行為,原告被拘留,與被告的舉報行為之間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且公安機關已糾正了原作出的錯誤決定,并對原告作出了賠償及向原告賠禮道歉。故原告倪向蘇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不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四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問題的解答》第七條之規定,判決:1、駁回原告倪向蘇要求被告江西省上饒縣中學賠償精神損失計人民幣5000元的訴訟請求。2、駁回原告倪向蘇要求被告江西省上饒縣中學賠禮道歉及為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60元,其他訴訟費用400元,合計660元,由原告倪向蘇負擔。
宣判后,倪向蘇不服,提起上訴,請求在查清事實的情況下依法改判,以維護上訴人倪向蘇的合法權益。其上訴主要理由為: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原審判決認為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在綜合大樓的用電設備有損壞的事實狀況下,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偵察,屬正當行使權力,行為不具有違法性是錯誤的。其一,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上訴人倪向蘇有違反操作規定。其二,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提供虛假證明,其主要負責人還當面指證,致使上訴人倪向蘇被刑拘的客觀后果,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具有誣告的惡意,且行為具有明顯的違法性。(2)原審判決認為公安機關已糾正錯誤,已向上訴人倪向蘇作出賠償及賠禮道歉了,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不需承擔任何責任是錯誤的。公安機關已經承認其錯誤,作為惡意提供虛假情況的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更應承擔法律責任。2、原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當。原審判決依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認為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沒有宣揚上訴人倪向蘇的隱私,沒有捏造事實丑化人格,沒有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名譽就不對上訴人倪向蘇侵權是錯誤的。上訴人倪向蘇因被刑拘名譽受損,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主觀上有過錯,其實行的行為具有違法性,且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已構成對上訴人倪向蘇的名譽侵權,應承擔法律責任。
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書面答辯稱: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說理透徹,應予支持。首先,答辯人上饒縣中學在報案之時完全是實事求是地在履行自己的權利,至于對被答辯人倪向蘇是否立案、是否刑拘,是公安機關的職權范圍,與答辯人上饒縣中學報不報案沒有必然聯系。其次,不能以被答辯人倪向蘇后來被刑拘的客觀事實,就倒推答辯人上饒縣中學先前的報案行為是名譽侵權行為,這種“客觀歸責”是法律不認可的。最后,被答辯人倪向蘇所謂的幾個“后來的行為”或是無中生有,或是混淆視聽。2、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首先,沒有任何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認為報案是一種名譽侵權行為方式。其次,按照侵權行為構成要件分析,報案也不必然引起被答辯人被刑拘的后果,兩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原審判決適用法律并無不當。請求二審法院查明事實后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根據上訴人倪向蘇的上訴理由,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的答辯意見,歸納本案爭議焦點如下: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的報案行為與上訴人倪向蘇被刑拘是否存有法律上的直接因果關系;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的報案行為是否構成對上訴人倪向蘇的名譽侵權。
經審理查明:二審法院認定的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公民的名譽是指社會對其品德、才能和作風等的社會評價。本案中,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綜合大樓客觀上出現了用電失常,造成一定財物受損,已屬不爭的事實,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為維護本單位的利益,以上訴人倪向蘇違反操作規定,請求公安機關予以立案偵察的行為,是法律賦予的合法權益,其行為不具有違法性,且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在報案材料中無捏造事實,所實施的報案行為與上訴人倪向蘇被拘留之間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相互不具有必然聯系,故不能就此認定報案單位即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主觀上具有損害上訴人倪向蘇名譽的過錯。公安機關對上訴人倪向蘇采取的強制措施,以及后來糾正錯誤,并向上訴人倪向蘇賠償和賠禮道歉,僅能說明公安機關依其職權所實施的行為。同時,公安機關的賠償和賠禮道歉行為表明了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錯誤,表示歉意,已經在道義上彌補了上訴人倪向蘇心理上受到的無形損害,為上訴人倪向蘇恢復了名譽。故被上訴人上饒縣中學的報案行為并無脫離事實而影響上訴人倪向蘇的社會評價。上訴人倪向蘇的上訴請求及理由無事實依據,不能成立,不予采納。原審法院對該案的判決并不有失公允,處理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60元,由上訴人倪向蘇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鄢 永 華
審 判 員 孫 景 光
審 判 員 聶 曉 紅
二OO五年六月十四日
代 書記員 謝 青 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北京市______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函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醫技術鑒定委托書(委托法醫鑒定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判刑裁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