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郭師子與
被告武金聚
債務糾紛一案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汝民初字第1393號
原告郭師子,男,1952年1月21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汝州市鐘樓街道辦事處二里店村。
委托代理人孫澈,男,汝州市“148”
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郭振軍,系原告郭師子之子,男,1971年6月1日出生,漢族,住汝州市鐘樓街道辦事處二里店村。
被告武金聚,男,1963年9月1日出生,漢族,住汝州市黃門堂街37號。
委托代理人常偉信,男,1969年7月30日出生,漢族,住汝州市祿豐街。
委托代理人劉幸攀,男,1978年12月2日出生,漢族,住汝州市一處家屬樓。
原告郭師子與被告武金聚債務糾紛一案,2001年4月10日起訴來院,本院2001年11月5日作出(2001)汝民初字第906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生
法律效力。2002年10月18日,河南省
平頂山市
人民檢察院以平檢民行抗字(2002)第76號抗訴書對該案提出抗訴。2002年12月3日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2)平民立字第3號民事裁定書指令本院對該案進行再審。經本院再審于2003年8月11日作出(2003)汝民再字第007號民事判決書。原告郭師子不服提起上訴,2003年12月15日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3)平民終字第1186號民事裁定書,裁定
撤銷(2003)汝民再字第007號民事判決,發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郭師子及其委托代理人孫澈、郭振軍,被告武金聚及其委托代理人常偉信、劉幸攀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郭師子訴稱,我與被告武金聚2000年4月份合伙承建汝州市農業銀行和汝州市市政公司的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因被告經濟困難,合伙期間所用資金全部由我墊付。2000年11月初因種種原因合伙不能繼續。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邀請親戚董現周主持清算了合伙期間的帳目。清算結果被告武金聚應退還我65000元,隨即于2000年11月16日給我出具票據,表明市農行、市政公司的工程款,給付郭師子65000元之后余款歸武金聚。事后被告武金聚將市政公司的工程款全部領走,將農業銀行工程中我倆合伙所建工程的款項也全部領走,拒不清償應退還給我的65000元。請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武金聚清償我的65000元及該款所生利息。
被告武金聚辯稱,是丁江水將汝州市農業銀行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轉讓給我和原告郭師子的,我們將鋁合金框架安裝好,窗心及玻璃制好時,在2000年11月初原、被告合伙中發生矛盾,經董現周算帳,原告郭師子應得款65000元,讓原告直接從市農行、市政公司的工程款中領取65000元。后原告郭師子在被告處將合伙期間共同制作的窗心及玻璃拉走并進行了安裝,農行下余工程款大約40085元,原告直接從丁江水處取走,另外,被告還在夏店
信用社借款18000元付給原告了,再加上原告自述被告已償還的7720元,足以證明65000元債務全部抵銷。
原告郭師子為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下列證據:1、2000年11月16日被告武金聚給原告郭師子出具的“市農行、市政公司錢取夠郭師子的65000元外,其余錢有我一個清過后算息”。2、證人董現周2001年4月5日證言,武金聚與郭師子合伙為市農行、市政公司做鋁合金生意,散伙時由我作中雙方算清帳后,武金聚欠郭師子65000元屬實,當時約定此款等工程完工后立即兌付,但至今未還。3、2001年11月28日被告武金聚的
上訴狀中自述“我們進行結算,我欠原告郭師子65000元。”
被告武金聚為支持自己的答辯意見,向本院提交了下列證據:1、2000年11月12日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與丁江水簽訂協議:農行鋁合金安裝計人民幣105285元,已付給武金聚65200元,下余款轉交郭師子,由郭師子負責工程安裝完畢,余款約40085元;2、丁江水書寫證言:農行樓實方是674平方,計94360元。交給武金聚65200元,因種種原因武金聚不愿把活再干下去,經協商經董現周作中人于2000年11月12日將下余工程轉讓與郭師子,由郭師子出工買料負責工程安裝完畢,下余工程與武金聚無關;3、郭振峰收條:2001年4月5日收工程款2000元,11月20日收工程款10000元,3月29日收工程款2000元,2001年元月22日收工程款12000元,11月29日收工程款5000元。
本院依職權通知證人董現周當庭陳述如下:原告郭師子和被告武金聚兩人合伙承包了市農行、市政公司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郭師子取了7萬多元用于合伙經營。2000年11月16日郭師子、武金聚散伙時在我主持下對合伙帳目進行了清算,清算結果武金聚還應當給郭師子65000元,當時口頭說明另還有市政公司的一幢樓65000元武金聚取出后經我手給師子,但事實上從我手并沒有過一分錢。兩人散伙前所購原材料已將農行工程的門窗料都下好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武金聚給郭師子出具了“市農行、市政公司錢取夠郭師子的65000元外,其余錢有我一個清過后算息。”
本院依職權通知證人丁江水當庭陳述如下:農行四號樓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是苗現國轉包給我,我又轉包給武金聚、郭師子的。框子安好后因為武金聚沒錢墊支便由董現周做中間人在其家與武金聚、郭師子進行了前期工程清算。農行四號樓下余工程與武金聚無關,由郭師子直接安裝,協商后于2000年11月12日甲方、乙方中間人又共同簽了一份協議,農行四號樓鋁合金安裝共計752.04平方,計人民幣10285元,已付給武金聚65200元,下余款轉交于郭師子,由郭師子負責工程安裝完畢(下余款大約40085元),錢如要不出與武金聚無關,最后量方由武金聚到場,多退少補。協商中表明的平方數,下余工程款數都是估算的,并沒有實際測量。
本院依職權通知證人丁忠水當庭陳述如下:2000年11月18日郭師子讓我一起去武金聚家拉鋁合金框子和玻璃,拉到農行家屬樓工地三車。
經庭審質證被告武金聚對原告郭師子當庭提交的證據1無異議,對證據2、3均予以否認。對證人董現周當庭陳述無異議,對證人丁江水當庭陳述有異議,對證人丁忠水當庭陳述無異議。原告郭師子對被告武金聚提交的證據1、2均無異議,對證據3予以否認辯稱那些收條系收到丁江水的工程款給丁江水出具的與武金聚無關,對證人董現周當庭陳述無異議,對證人丁江水當庭陳述無異議,對證人丁忠水當庭陳述沒有表示反對。
根據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雙方一致的陳述及均無異議的證據,同時根據
民事訴訟證據的有關規定,依據優勢
證據法則確認證人董現周、丁江水當庭陳述客觀、真實,與本案事實有直接關聯,且取證程序合法,予以采信。據此本院確認以下案件事實:2000年4月份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合伙承建汝州市農行四號樓和汝州市市政公司的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合伙之初原告郭師子投資較大。在汝州市農行四號樓窗框已安裝完畢,窗心、玻璃備料下料基本置辦妥當之時,2000年11月12日汝州市農行四號樓發包商丁江水與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在中間人董現周參與下對汝州市農行四號樓鋁合金前期工程進行了清算,清算結果達成一致意見:已建鋁合金工程部分武金聚已取走65200元,下余工程及下余工程款均由郭師子個人負責施工安裝及收益與武金聚無關。2000年11月16日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又在董現周的主持下,對合伙帳目進行散伙清算,清算結果被告武金聚應退還原告郭師子65000元,因武金聚當時沒錢口頭表示等市農行、市政公司的工程款取出付夠郭師子的65000元,并出具書面字據對上述清算結果予以確認。后被告武金聚雖取走合伙承建的市政公司鋁合金工程款,卻并沒有清償原告65000元。由此引起糾紛,原告郭師子起訴來院。
本院認為,丁江水當庭證詞與丁江水、董現周、郭師子、武金聚2000年11月12日所簽協議相互印證了這樣一個客觀事實,農行四號樓鋁合金安裝工程自協議簽訂之日起下余工程與被告武金聚無關,即工程施工與被告武金聚無關,工程收益與被告武金聚無關,董現周當庭證詞與被告武金聚2000年11月16日的自書及原告郭師子的陳述相互印證了另外一個客觀事實,2000年11月16日原告郭師子、被告武金聚
解除合伙關系時,對合伙經營期間共同對市政公司鋁合金安裝工程的投資與收入,對市農行四號樓鋁合金安裝工程2000年11月12日之前的投資與收入全部清算完畢。結論是被告武金聚應將市農行、市政公司工程款取出付夠原告郭師子65000元。而實際情況是市農行四號樓下余工程因被告武金聚的退出與武已沒有任何關系,而原、被告共同承建的市政公司的工程款,被告武金聚提取后并沒有付給原告郭師子反而長期占用。由此派生出
債權債務關系,原告郭師子享有追償65000元的權利,被告武金聚負有清償65000元的義務。被告武金聚自書承諾又拒不踐約,其行為缺乏誠信,給原告郭師子經濟上造成了損失,根據債務應當清償,侵害應當賠償,行為應當誠信的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限被告武金聚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郭師子現金65000元。
二、限被告武金聚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郭師子65000元自2000年11月16日起至款項清結日止利息損失(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
貸款利息計算)。
案件受理費一審2460元,
二審2460元,由被告武金聚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D)
審 判 長 張 紅 克
審 判 員 周 志 強
審 判 員 周 國 強
二 0 0 四 年八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李 本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