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作品費用和署名是怎么規定的
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二、職務作品的認定條件有哪些
1、我國《著作權法》將職務作品界定為,“為完成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工作任務而產生的作品”。由于“工作任務”的規定顯得太籠統而容易產生歧義,這造成了人們對職務作品的理解不一致。正因為如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對此予以彌補,即規定,著作權法關于職務作品的規定中的“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
2、創作的作品應當屬于作者的職責范圍這一法律特征,應包括兩層含義:首先,職責范圍必須要由勞動合同,或相關規章直接確定;另一方面,要求作者創作的作品要與作者所在單位的正常業務直接相關。
在對職務作品的認定中,“職責范圍”應予以嚴格界定,否則,會把眾多的個人作品劃歸到職務作品中,這不僅打擊創作者的積極性,而且還是社會利益不公正分配的體現。在判斷職務作品的過程中,下面幾種因素值得高度重視:
(1)職務作品與作者是否在工作時間內創作。作品的創作不同于產品的生產(制造產品時,制造者可以在一天工作時間屆滿后便離開崗位,無論工作任務完成與否),作品的創作過程是個連續的心理過程和不斷寫作過程。有時的情況是,在工作時間內只是作出了創作作品的初步設想,在工作時間外仍是欲罷不能,便以一定的客觀形式實現了構思,并對作品進一步提煉、加工。這樣,我們就很難認定一部作品的構思與創作是否屬“工作時間”之內,所以,用工作時間不能(也不可能)作為判斷某一作品是否屬于職務作品的標準。
(2)職務作品與作者是否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其實,很多作品特別是社科類的作品幾乎不需要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但它們是職務作品;另一方面,有些作者利用了單位的物質條件而創作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職務作品。在這種情況下,也可能是委托作品或其他類型的作品。所以,我們不能以物質技術條件來判斷某一作品是否屬于職務作品。
綜上所述,職務作品的第二個法律特征:創作的作品應當屬于作者的職責范圍。作者只有在勞動合同(或者在工作單位的職責規章、長期工作規劃或該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執行的其他規定)中指明的該作者的職責范圍內創作的作品才是職務作品。我們絕不能夠把超出此范圍的一些作品也劃到職務作品中去。否則不利于保護作者的著作權益,也會嚴重地削弱作者的創作積極性。
3、職務作品體現了作者的個人意志,其思想內容是由作者決定的。
在職務作品的創作中過程中,雖然法人或其他組織必然會對職務作品的作者的創作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但創作行為的主體應該是職務作品的作者而不是單位。職務作品的作者完全可以在創作過程中決定如何遣詞造句、如何選景拍攝、采用什么風格、手法等。換言之,這種作品的內容可以充分體現職務作品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作品反映的是職務作品的作者的意志和個性。因而可以說,職務作品的作者是對作品作出了獨創性貢獻的人。
我國的法律對職務創造的作品歸屬詳盡的說明,創造的作品當事人一旦對作品的歸屬和使用有異議的,應該與公司或單位進行協商處理。無法協商的應該到當地的人民法院,遞交案件的訴訟書,解決作品的歸屬糾紛進行辦理。
單位有職務作品署名權嗎?
職務作品中的著作權人是誰
職務作品可以領稿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調解可以終止嗎
2021-03-05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