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原因降低女職工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例外情況是,女工要求終止勞動(雇傭)合同或服務協議。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勞動者處于懷孕、分娩、哺乳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符合本法第四十七條的經濟規定,賠償標準為賠償標準的兩倍。用人單位在休產假前辭退懷孕職工,應當支付產假工資。《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五條不得因懷孕、分娩、哺乳等原因減薪、辭退、終止勞動或者與女職工訂立勞動合同。
第七條:女職工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假15天;難產增加產假15天;多胎生育每增加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第八條女職工在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由生育保險基金按照參加生育保險的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標準支付。
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生育、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雇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意見》第三十四條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在醫療、孕產、哺乳期間,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自醫療期滿、懷孕、分娩、哺乳期滿之日起自動延長。《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不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職工可以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安置的裁決
2020-11-20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婚姻中的約定怎么樣才能有效力
2020-12-12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