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據在婚姻中的法律效力
[基本情況]張某和王某原本是夫妻。2006年3月,張某向妻子王某借了3萬元現金。2006年5月,在王某的催促下,張某給妻子開了一張借條,上面寫著:“2006年3月,張某向王某借了3萬元現金,定于2008年3月歸還。如果到期不退,他愿意承擔法律責任。以資證明。”2007年5月,他們協議離婚。雙方在離婚協議中沒有處理貸款。2008年3月后,王某向張某要求貸款,但未果。2009年3月,王某起訴法院,要求張某償還貸款本金和逾期利息。
[異議]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使用的本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法院是否應當支持王某的主張,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是夫妻共同財產,而本票不具有法律效力;二是存在約定財產制度,應具體分析其法律效力。我們同意第二種意見,也就是說,應該詳細分析一下,有的有法律效力,有的沒有法律效力。根據修訂后的婚姻法,我國夫妻財產所有權有三種形式,即共同法定財產,這三種財產制度構成了我國夫妻財產所有權的結構體系。1夫妻共同財產制。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享有平等的處理權”。所謂夫妻共同法定財產制度,是指法律直接對夫妻財產關系的內容作出具體規定的法律制度。夫妻取得的財產歸雙方所有,由雙方共同管理。夫妻共同法定財產制度是實現婚姻家庭生活的基本物質要求,是夫妻財產所有權的主導制度。2夫妻有各自的財產制度。所謂夫妻獨有財產制度,是指夫妻對婚前財產或者婚后取得的部分財產享有占有、管理、使用、取得、處分等權利的法律制度。夫妻獨有財產制度的核心是婚前個人財產保全制度,即無論夫妻結婚多久,婚前個人財產都屬于個人,無需特別約定,即:,夫妻一方婚前對另一方享有的債權可以繼續存在,債權人仍可以作為配偶向債務人主張債權,債務人不得以其為配偶向債權人主張債權。三。夫妻約定的財產制度。所謂夫妻契約財產制,是指法律允許夫妻雙方就婚前、婚后財產的歸屬、占有、管理、使用、收益、處分等事項達成協議,以及解除婚姻關系后第三人債務的清償和財產的分割,從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財產制度的適用。法定財產制度是依法直接適用的財產制度,約定財產制度是夫妻依法選擇通過協議、合同方式適用的財產制度,其效力高于法定財產制度。當事人對夫妻財產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或者約定無效的,才能適用法定財產制度。夫妻約定財產制在我國出現并在立法中確立,適應了我國家庭財產狀況日趨復雜和多樣化的趨勢,使婚姻雙方在處理各方財產時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雖然我國的夫妻財產大部分是共同的,但夫妻是同一借貸關系的雙方的情況很少,但這并不排除夫妻可以成為借貸關系雙方的可能性。那么,夫妻互貸是否具有普通公民借貸的共同特征,這種民事法律行為是否還反映債權債務關系,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夫妻共同財產中,以借據確定的價款為對價,所購財產由夫妻共同經營或者使用的,應當確認所購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因為在這個時候,如果借據的有效性繼續得到承認,讓出借方獨自承擔貸款責任顯然是違法的,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三條關于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規定。筆者認為,如果夫妻間借款所涉及的款項明確來源于家庭共同財產,則債權屬于夫妻共同債權,債權人是家庭;夫妻貸款涉及的款項專門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支出的,債務屬于家庭共同債務,債務人為家庭;夫妻貸款涉及的款項來自家庭共同財產,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開支方面,所謂的“借貸夫妻關系”將不復存在。為適應當前夫妻財產關系的多樣化和復雜性,在夫妻個人財產中認定夫妻借貸關系,有助于劃清夫妻共同財產與夫妻個人財產的界限。2001年《婚姻法》第18條以掛牌方式規定了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將個人所有的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從取得財產的時間和財產性質上分開,夫妻個人財產可以分為五個方面:(1)一方的婚前財產。(2) 一方因身體傷害發生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只屬于丈夫或妻子的財產。(4) 一方生活用品。(5) 屬于一方的其他財產。應當返還給一方的其他財產,應當包括:一方從事職業所必需的財產,但價值較高的除外;夫妻獲得的獎品;醫療費用和保險賠償金,屬于個人性質的;退伍軍人轉業費、轉業費;退伍軍人帶回家的醫療補貼、生產補貼;國家資助的優秀科研工作者科研補貼;手稿設計圖、素描,一方創作的手稿、藝術品;解除勞動關系補償費、用人單位發放的再就業補貼、提前退休補貼、吸納勞動力安置費等,筆者認為,如果夫妻間借款所涉及的資金來源于上述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并用于另一方的個人事務,則夫妻間的借款關系成立。我們認為,夫妻財產關系的約定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夫妻財產約定具有身份屬性。它以婚姻關系為基礎,從屬于夫妻關系,因此合同主體嚴格限定在夫妻之間,合同不能獨立于婚姻關系而存在。(2) 締約雙方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3) 協議必須是自愿的。夫妻雙方對財產的約定必須以真實意圖為基礎。另一方有權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手段,違反真實意思,請求變更或者解除對方訂立的協議。(4) 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不得利用協議規避法律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利益,不得侵犯公共利益。協議內容不得超出夫妻財產范圍。比如,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不應納入約定財產的范圍,也不應利用約定逃避對第三人的債務等法律義務。如果丈夫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2021-01-21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職業病診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如何反家暴
2021-02-09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