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1月1日,關于非法集資的新政策法規頒布了《關于處理經濟犯罪的法律規定》,其中包括關于處理非法集資的規定,并于1月1日開始實施,2018年
第三十八條在處理涉及非法集資、傳銷和使用通訊工具、互聯網等技術手段的經濟犯罪案件時,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公安機關無法逐一收集被害人的供詞、證人證言和其他有關證據,結合收集的口頭證據和依法收集核實的物證、書證、音像資料、電子數據等物證,可以綜合確定涉案人數、涉案金額等犯罪事實,第七十八條本規定所稱利害關系人型經濟犯罪案件,是指基于相同法律事實,大量利益受到損害,可能影響社會秩序穩定的經濟犯罪案件,包括但不限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擅自設立金融機構,擅自發行股票、公司債券。如何認定非法集資罪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也是追究刑事主體刑事責任的依據。因此,要在我國現行刑法中確立非法集資罪,就必須進一步分析和探討其具體犯罪構成要件(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在這里,應特別強調法定虛擬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規范司法實踐中大量單位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無論是由一個單位單獨實施,還是由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
(2)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知道其非法集資行為會危害社會,并希望這種結果發生。在單位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意圖表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故意以單位名義謀取單位利益,造成具體的不良社會后果。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與單位成員的個人認識和意志有著嚴格的區別。(三)犯罪客體是國家財政管理秩序。非法集資正式表現為一種資本運作過程,即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將未指明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其成為正式投資者(股東和債權人)。往往涉及人員多、金額大,嚴重破壞了國家財政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納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應有的地位。(4)非法集資罪的客觀方面是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而集資。主要是通過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向社會上不明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以貨幣形式向投資者償還本息或給予其他回報,上述知識是對“2018年1月1日關于非法集資的新政策法規”問題的回答。中國發布了關于處理經濟犯罪的法律規定,包括《關于處理非法集資的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參加有關lu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