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合伙企業財產性質對其地位的影響為了限制合伙人對財產的隨意處分,維護合伙企業的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合伙企業立法改變了羅馬法,規定合伙企業財產為共同所有權,合伙企業財產為共同財產。例如,《日本民法典》第668條規定,由每組成員出資和其他方式形成的合并財產屬于整個合并成員的共同所有權?!兜聡穹ǖ洹返?18條規定,每個合伙人的出資額和通過執行合伙事務獲得的標的物是所有合伙人的共同財產。該法第719條還規定,合伙人不得處分其在合伙企業財產中的份額,也不得處分其在屬于合伙企業財產的個別對象中的份額;合伙人也無權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法國也不否認合伙企業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共同財產,根據合同規定,這些財產應由企業經營者控制。除非合同另有規定,合伙人不得任意控制其在合伙企業中投資的財產。臺灣民法還規定,每個合伙人的出資額和其他合伙財產應由全體合伙人共同所有。在我國,理論界對合伙財產的性質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睹穹ㄍ▌t》頒布前,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合伙財產是具有集體所有制性質的社會主義公有財產;另一種觀點認為,合伙財產仍然是動產;第三種觀點認為,合伙財產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合伙人共同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合作經濟性質?!睹穹ㄍ▌t》頒布后,人們對合伙人投資財產和合伙企業積累財產的性質產生了許多看法。關于合伙人所投資財產的性質,有人認為,該財產仍為合伙人所有,僅由合伙企業管理和使用;有人認為被投資的財產屬于合伙人;另一些人認為,《民法通則》沒有明確規定其所有權,合伙人可以同意。有人認為合伙經營積累的財產屬于共同所有,有人認為屬于共同所有,有人認為營利性積累屬于共同所有,非營利積累屬于共同所有。一般而言,我國大多數民法學者認為合伙財產是共同財產,但在具體劃分上存在差異。如果有人認為合伙財產是合伙人的共同財產,則由于合伙企業的存在,合伙人各自應得的份額合并為一個所有權;其他人認為,無論產權是什么,只有當它們是合伙企業的共同產權時,才是合伙企業的產權。其他人認為,一般來說,合伙企業的財產是一種組合財產,由出資和合伙企業積累的財產組成。合伙企業積累的財產由合伙人共同所有,而合伙人的出資由于出資財產的類型不同,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質——個人所有、共同所有和準共同所有。也有人認為合伙企業積累的財產是共同所有的,但對被投資財產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股份共同所有,根據合同確定,或共同所有,或個人所有。本分編認為,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上述觀點對于確定普通民事合伙(個人合伙)的財產性質都是合理的,但如果將其用于評估和確定合伙的財產性質,則顯然是不適當的,由于他們忽視了民事合伙和商事合伙的本質區別(具體內容將在本文第五部分討論),一些學者以這種方式理解合伙的財產,并認為合伙人的財產份額是一種抽象權利,可能通過合伙的整體財產存在,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作為物質利益實現的產權。他們還認為,合伙財產雖然具有一定的集團財產性質,但如果不脫離與合伙人的個人接觸,就不能成為獨立的集團財產,財產應當屬于由多人組成的復合主體。一方面,主體對財產的享有不應是“抽象的”或“潛在的”,而應是客觀和現實的;另一方面,將合伙企業的財產確認為“大多數人組成的綜合體”,如果該復合主體不是合伙企業,就等于無故將甲方的財產確認給乙方。難怪有些學者把合伙財產視為所有合伙人的共同財產,也就是說,“共同財產的法律關系非常復雜,在商業合伙中,這種復雜性可能導致兩個困難:一個是關于合伙財產的真實性質(合伙人權益的真實性質),另一個是關于可以向誰提出債權人的債權?!庇捎谶@種誤解,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合伙企業沒有獨立于合伙人的財產,不能獨立開展民事活動,進而認為合伙企業的債務應由合伙企業以外的合伙人承擔,因此合伙企業與法人有本質區別。事實上,合伙企業的財產并不是合伙人財產的簡單相加。與個人財產分離,取得了獨立地位,并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從而保證了合伙企業獨立開展民事活動,不受任何個人的干涉,包括合伙人在內,我國民法理論界對合伙財產性質存在諸多觀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認為《合伙法》第十九條第二款關于“合伙企業的財產由全體合伙人依照本法共同管理和使用”的規定沒有明確界定合伙企業的財產性質。筆者認為,本條第一款規定“合伙企業存續期間,合伙人的出資額和合伙收益為合伙企業的財產”,明確規定為“合伙企業的財產”。由于受傳統觀點的影響,許多人認為該條款的含義是限制合伙人擅自處分財產。從語法和邏輯上講,在本文中,合伙企業投資的財產和合伙企業積累的財產都明確歸屬于“合伙企業的財產”。如果有其他含義,為什么不將其表述為“合伙人共同擁有的財產”或“合伙人共同約定的財產”或“合伙企業占有的財產”,因為它否認合伙企業擁有獨立的財產,因此有必要尋求合伙企業財產性質的其他解決方案。當然,會有很多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其次,基于民事合伙(個人合伙)與法人的區別,反向推理是在合伙企業不具備法人身份的前提下進行的。當然,結果很多。作為一個組織,伙伴關系具有一定的權利和行為能力。最能反映其權利能力的是其獨立擁有的財產。如果事先否定合伙企業法人資格,只能否定其財產的獨立性。在此基礎上,財產存在的方式和性質是不確定的,任何解釋似乎都是合理的。事實上,不可能得出統一的結論。這樣,就不足為奇了,有很多“不同意見”的觀點。總之,合伙財產的性質一直是我國合伙法律制度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因為合伙企業財產的性質關系到合伙企業成員的利益、合伙企業的利益以及合伙企業對外責任的承擔,這是一個重大的是非問題,直接影響到其主體地位的確立。如果合伙財產是合伙人的共同財產,合伙人可在合伙經營期間隨時要求分割其擁有的財產;如果是共同所有權,合伙人在合伙企業經營過程中無權要求分割自己的財產,導致難以退出合伙企業;如果合伙企業的財產屬于每個合伙人,合伙人將有更多的權利隨意處置其財產、撤回投資或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