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是否需要備案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個人勞動合同的簽訂不需要備案。簽訂集體合同時,第十六條勞動合同自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名或者蓋章后生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副本。第五十四條集體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生效。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和地區集體合同對所在行業和地區的當地雇主和工人具有約束力。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都是合同,都具有保護工人合法權益的功能。兩者均由工人和雇主簽署,用于調整。一般來說,有關勞動者權益的規定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標準,集體合同的標準是勞動者權益的最低標準。對于勞動合同中未明確規定或未明確規定的事項,集體合同具有補充功能
集體合同是在勞動合同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兩者有明顯區別:① 合同當事人不同:集體合同的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必須是職工自愿聯合組成的工會或職工選舉產生的代表。一般來說,工人個人不能單獨與雇主簽訂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一方是雇主,而另一方通常是工人個人② 合同內容不同:集體合同規定了勞動者集體勞動的勞動條件、福利待遇等,明確了用人單位的總體措施;勞動合同僅限于工人個人和雇主之間的權利和義務③ 不同的適用范圍:集體合同適用于用人單位的所有員工,即集體合同適用于用人單位的每個員工;本勞動合同僅適用于勞動者個人,對用人單位其他勞動者無約束力④ 法律效力不同: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個人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的條款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條款標準。當兩者不一致時,應以集體協議的規定為準。同時,集體合同對雇主和所有簽訂集體合同的工人都有效,而勞動合同只能對雇主和工人個人有效⑤ 違約責任的不同:就集體合同的終止而言,當工人違反集體合同時,雇主不能終止集體合同。集體合同中的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規定,侵犯工會和全體職工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重大賠償責任;工會不履行集體合同規定的,一般不承擔重大賠償責任。勞動合同不同,只要符合違約條件,就構成違約,可根據其后果和損失大小予以賠償,(1)起草集體合同草案:集體合同應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對于沒有工會的企業,應由企業員工選出的代表簽署。一般情況下,各企業應成立集體合同起草委員會或起草小組,負責集體合同的起草工作。起草委員會或起草小組由企業管理部門和工會的若干代表組成,工會和企業管理部門代表分別擔任主席或組長、副主席或副組長。起草委員會或起草小組應深入調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見和要求,并提出集體協議初稿。(2)審議:將集體協議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時,經營者和工會主席應當分別說明協議草案的產生過程、依據和主要內容,然后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協議草案的文本,作出審議決定。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第36條規定,經雙方代表協商同意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者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時,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集體合同草案或者專項集體合同草案,必須經全體職工代表的過半數或者全體職工的過半數同意方可通過。(3)簽字:集體協議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登記備案:集體合同簽訂后,集體合同文本及其附件一式三份,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勞動行政部門有責任對集體合同內容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如果發現集體合同中的項目和條款違法或不真實,可以拒絕登記或暫停登記,并發回企業進行修改。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意見的,集體合同印章具有法律效力,企業管理部門,工會組織和職工個人應認真貫徹執行
(5)公告:集體站同一法律生效企業應及時向全體職工公布
以上知識是對“個人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是否應備案”問題的回答。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個人勞動合同的簽訂無需備案。簽訂集體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將合同提交勞動部門。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計算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2021-03-25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買房出資的證據?
2021-01-12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流程
2020-11-12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